[实用新型]高可靠性线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61611.7 | 申请日: | 2019-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444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洪林荣;邓祝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金宇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3/514;H01R13/46;H01R13/629;H01R1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壳 电线 定位孔 长片 本实用新型 高可靠性 三角凸筋 三角槽 卡入 铜芯 线束 啮合 电路安全 顶端安装 端子组件 内部安装 信号干扰 上表面 卡死 内腔 伸入 外沿 阻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安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高可靠性线束,包括电线和塑料壳,所述电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铜芯,所述铜芯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端子,所述端子的外沿固定连接有端子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塑料壳,且在塑料壳的上表面开设前定位孔和后定位孔,且在其内部安装三角凸筋,再在电线的顶端安装前定位长片和后定位长片,在其底部开设三角槽,将电线的顶端伸入塑料壳内腔,塑料壳底部的三角凸筋与电线底部的三角槽相啮合,且前定位长片卡入前定位孔,后定位长片卡入后定位孔,使电线与塑料壳卡死,使电线在连接时利用塑料壳阻隔,其连接更加稳定,有效的保障了电线在使用时降低遭受信号干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安全技术领域,具体为高可靠性线束。
背景技术
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电路,线束是指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面再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线束产业链包括电线电缆、连接器、加工设备、线束制造和下游应用产业,线束应用非常广泛,可用在汽车、家用电器、计算机和通讯设备、各种电子仪器仪表等方面,车身线束连接整个车身,大体形状呈H形。
现有技术中,目前线束接头防干扰效果低下,多组线束接头安装在一起时,容易受外界信号干扰,现有技术中,线束配合使用时通过扎带相连接,连接不稳定且无法对线束导向,现有的线束都是多个线粘在一起组成,很容易散开,而且外部没有屏蔽装置,很容易受到外界电磁信号的干扰,一些设备需要连接的电线数目不同,当有很多的电线时,就需要多跟线束插在一起,很容易造成混乱,一些线束很长,无法有效整理,造成排线时很混乱,为此我们推出高可靠性线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高可靠性线束,具备排线清晰不易乱,且信号更强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排线混乱,连接不稳定且无法对线束导向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高可靠性线束,包括电线和塑料壳,所述电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铜芯,所述铜芯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端子,所述端子的外沿固定连接有端子组件,所述端子的底部开设有三角槽,所述端子的上表面开设有锡槽孔,所述端子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后定位长片和前定位长片,且端子位于后定位长片和前定位长片的右侧,所述塑料壳的内腔固定安装有三角凸筋,所述塑料壳的上表面开设有后定位孔和前定位孔,所述电线的顶端固定套接有多孔塑件壳。
优选的,所述后定位长片位于前定位长片的左侧,所述后定位孔位于前定位孔的左侧,所述后定位长片和后定位孔相适配,前定位长片和前定位孔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电线的外壁固定套接有绝缘橡胶套。
优选的,所述多孔塑件壳的数量有八个,且八个多孔塑件壳的侧壁上的滑槽均相互啮合。
优选的,所述端子组件位于锡槽孔的左侧,且锡槽孔为贯穿孔。
优选的,所述后定位长片和前定位长片均为铜片备制而成。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高可靠性线束,通过安装塑料壳,且在塑料壳的上表面开设前定位孔和后定位孔,且在其内部安装三角凸筋,再在电线的顶端安装前定位长片和后定位长片,在其底部开设三角槽,将电线的顶端伸入塑料壳内腔,塑料壳底部的三角凸筋与电线底部的三角槽相啮合,且前定位长片卡入前定位孔,后定位长片卡入后定位孔,使电线与塑料壳卡死,使电线在连接时利用塑料壳阻隔,其连接更加稳定,有效的保障了电线在使用时的导电性。
2、该高可靠性线束,通过多个多孔塑件壳将多个电线连接,使其并列连接,该装置使电线在使用时不会造成电线混乱,不会使多个线束混插在一起,有效的保证了线束的排列的规范,有效的降低了电线混乱造成的安全隐患,端子组件有高低弹性的铜片制成,与电线铜芯套入端子形成孔,通过模具压接成一体,具有高导电率,接触可靠,不易变形等优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金宇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金宇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616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