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漆包线润滑油涂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62756.9 | 申请日: | 2019-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44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潘强勇;严新华;许新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鼎强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13/22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郑双根 |
地址: | 31301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润滑油槽 润滑油 漆包线 本实用新型 端部连接 涂覆装置 安装板 进油管 涂油辊 油位管 剩余润滑油 齿轮连接 驱动电机 润滑效果 润滑油泵 转动连接 侧壁 阀门 回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漆包线润滑油涂覆装置,包括安装板(1),安装板(1)一侧设有润滑油槽(2),润滑油槽(2)内转动连接有涂油辊(3),涂油辊(3)一端齿轮连接有驱动电机(4),润滑油槽(2)侧壁上分别设有进油管(5)和油位管(6),进油管(5)端部连接有润滑油泵(7),油位管(6)端部连接有位于润滑油槽(2)底部的阀门(8)。本实用新型具有润滑效果好、润滑油利用率高和剩余润滑油方便回收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漆包线辅助生产装置,特别是一种漆包线润滑油涂覆装置。
背景技术
加工完成后的漆包线在收卷前需要对其进行润滑,使漆包线的表面变得光滑并提高厂家的收卷质量。目前对漆包线的收卷方式是通过将漆包线穿过两片毛毡之间的贴合面,然后将润滑油浸润毛毡,使毛毡在吸油后擦拭在漆包线表面。但这种方式不仅会使毛毡在吸油后产生固化,从而降低对漆包线的润滑效果并造成润滑油的浪费,并且当漆包线收卷完成后,剩余的润滑油也无法进行回收,而毛毡在浸润后也无法长期储存,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润滑油的利用率。因此,现有对漆包线的润滑油涂覆方式存在润滑效果差、润滑油利用率低和剩余润滑油无法回收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漆包线润滑油涂覆装置。它具有润滑效果好、润滑油利用率高和剩余润滑油方便回收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漆包线润滑油涂覆装置,包括安装板,安装板一侧设有润滑油槽,润滑油槽内转动连接有涂油辊,涂油辊一端齿轮连接有驱动电机,润滑油槽侧壁上分别设有进油管和油位管,进油管端部连接有润滑油泵,油位管端部连接有位于润滑油槽底部的阀门。
前述的漆包线润滑油涂覆装置中,所述涂油辊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环形槽。
前述的漆包线润滑油涂覆装置中,所述进油管为透明软管,油位管上沿阀门方向依次设有下弧形管和上弧形管,下弧形管位于润滑油槽下方,上弧形管顶部与润滑油槽的上表面齐平。
前述的漆包线润滑油涂覆装置中,所述润滑油槽的截面外形为U形,所述涂油辊的上表面延伸至润滑油槽外侧。
前述的漆包线润滑油涂覆装置中,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远离涂油辊的安装板一侧,驱动电机端部穿过安装板连接涂油辊。
前述的漆包线润滑油涂覆装置中,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位于润滑油槽两侧的U型槽。
前述的漆包线润滑油涂覆装置中,所述润滑油槽顶部一侧设有相互贴合的上毛毡和下毛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润滑油槽、进油管和润滑油泵的连接结构,使润滑油泵可以将润滑油经进油管送入润滑油槽内,通过驱动电机和涂油辊的结构配合,可以使润滑油槽内的润滑油经环形槽转动至涂油辊上端,从而使漆包线再穿过环形槽后实现涂油效果,由于润滑油在涂覆过程中不会出现不必要的浪费,且本实用新型在长期使用后仍能保持对漆包线的稳定涂覆,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润滑油利用率和润滑效果;当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用户可以从油位管处随时观察润滑油的液位高度,以便润滑油在耗尽后及时补充,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润滑稳定性和润滑效果;当漆包线润滑完成后,用户只需将润滑油槽底部的阀门打开便能将剩余的润滑油回收保存,油位管内的润滑油也可以通过将油位管拔出后通过阀门排出,进一步提高了对剩余润滑油的回收效果。
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板和U型槽的配合,使用户在安装时能够调节本实用新型的高低位置,从而使漆包线能够稳定从环形槽的中心位置穿过,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润滑效果;通过润滑油槽一侧的上毛毡和下毛毡,使在漆包线走线时对其进行限位,使漆包线在润滑过程中不会出现高低或横向移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润滑效果;通过对驱动电机的位置优化还可以避免驱动电机与漆包线的相互干涉,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空间利用率。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润滑效果好、润滑油利用率高和剩余润滑油方便回收的特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鼎强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鼎强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627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电缆牵引装置
- 下一篇:一种节能式电缆加工用水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