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茶叶真空辐射常温炒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64581.5 | 申请日: | 2019-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37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兵;吴碎典;郑挺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顺县维能家庭农场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胡少林 |
地址: | 3255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叶 真空 辐射 常温 炒青 装置 | ||
一种茶叶真空辐射常温炒青装置,包括热筒体,所述热筒体上半部分外侧包裹有能够对水分子进行震荡加热的微波加热器,所述热筒体内壁固定安装有能够吸收水蒸气的干燥层,所述干燥层左侧内壁固定安装有电子湿温度计,所述干燥层右侧内壁固定安装有电子气压计,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够在茶叶中活性酶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将茶叶中的水分脱出,保证了茶叶中的活性酶不被高温或者低温破坏,而且茶叶在热筒体和冷筒体之间来回运动及破坏了茶叶表面的细胞壁防止继续发酵又催化了活性酶的活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炒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叶真空辐射常温炒青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炒青是指在制作茶叶的过程中利用微火在锅中使茶叶萎凋的手法,通过人工的揉捻令茶叶水分快速蒸发,阻断了茶叶发酵的过程,并使茶汁的精华完全保留的工序,炒青分为人工炒青和机器炒青,但不管是人工炒青还是机器炒青均采用高温热传导的方式使茶叶中的水分脱出,但是高温对茶叶内部的活性酶破坏极大酶的最适宜活动温度15℃至40℃范围内,温度升高到70℃活性酶就和钝化和变性,温度升高到85℃活性酶就凝固破坏,活性酶是导致茶叶口感的关键因素,现有的机器炒青采用滚筒式加热,内部温度高达100℃,茶叶的活性酶被破坏殆尽,口感极差,而人工炒青则极度依赖工人师傅的技术水平,但是工人师傅在炒茶的过程中也是出于高温状态,也会必不可少的将茶叶中的活性酶损失很大一部分,现在存在的问题是,茶叶的保存必须要脱出茶叶内部的水分,而需要脱出水分就要必不可少的进行加热或者冷冻,炒青就是加热的过程,而茶叶内部的活性酶恰巧对温度极为铭感,超过15℃至40℃这个范围内就和变性或者流失,所以现存的炒青技术只能保留茶叶中一部分的活性酶,而且极度依赖人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茶叶真空辐射常温炒青装置,利用了液体沸点随着气压的降低而降低这个原理,在二十分之一大气压的情况下水的沸点会陡然降低到30℃,在筒体上下两端安装加热器和制冷器,并在筒体内壁安装干燥层,加热保持筒体内部为真空状态,在筒体内部安装能够上下移动的伸缩杆,伸缩杆顶部安装的茶叶框能够对茶叶进行上下惯性移动,在真空环境下,茶叶内的水分在30℃便可蒸发沸腾,随后被干燥层吸收,茶叶温度在筒体上下两端变化能够破坏细胞壁防止继续发酵,也能更好地催发其中的活性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茶叶真空辐射常温炒青装置,包括热筒体,所述热筒体上半部分外侧包裹有能够对水分子进行震荡加热的微波加热器,所述热筒体内壁固定安装有能够吸收水蒸气的干燥层,所述干燥层左侧内壁固定安装有电子湿温度计,所述干燥层右侧内壁固定安装有电子气压计,所述热筒体顶部设有顶盖,所述顶盖中心设有通孔,所述顶盖与热筒体两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热筒体内部设有阻隔网,所述阻隔网两端设有卡扣,所述卡扣与热筒体内壁配合连接,所述阻隔网位于干燥层上方和抽气管下方,所述热筒体底部密封连接有隔热筒体,所述隔热筒体内壁固定安装有能够反射热辐射的热反射膜,所述隔热筒体底部密封连接有冷筒体,所述冷筒体外侧包裹有能对冷筒体进行降温的制冷器,所述制冷器外侧包裹着散热片,所述冷筒体下方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内部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顶部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穿过冷筒体底部内壁到达冷筒体内部,所述伸缩杆与冷筒体底部通过密封圈三进行密封,所述伸缩杆左右两方设有支撑柱一,所述支撑柱一上下两端与冷筒体底部以及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一左右两方设有支撑柱二,所述支撑柱二上下两端与制冷器底部以及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顶部密封连接有承台,所述承台两端设有与冷筒体内壁、隔热筒体内壁、热筒体内壁密封连接的密封圈一,所述承台顶部固定安装有茶叶框,所述茶叶框两端设有与冷筒体内壁、隔热筒体内壁、热筒体内壁密封连接的密封圈二,综上所述,上述设施能够在高于常温的环境下将茶叶中的水分脱出,保证了茶叶中的活性酶不会受到过高温度或者过低温度而变形流失,并且茶叶在冷筒体和热筒体之间来回运动不但能够更好地激发活性酶的活性,而且也可以破坏茶叶表面的细胞壁阻止继续发酵,可谓一举两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顺县维能家庭农场,未经泰顺县维能家庭农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645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片卫生巾输送设备的卫生巾翻转机构
- 下一篇:一种水质油类专用采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