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线线缆绝缘皮轴向定位切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67321.3 | 申请日: | 2019-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29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景锋;张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凯天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28 | 分类号: | H01R43/28;H02G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9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弧形开口 盖板 绝缘皮 电线线缆 夹板 刀片 本实用新型 刀片卡口 切割装置 轴向定位 轴向切割 伸出 垂直弧面 刀片切割 刀片刃口 母线方向 贴合定位 有效控制 轴向运动 手指夹 夹缝 剥线 固联 母线 芯线 延展 装夹 切割 损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电线线缆绝缘皮轴向定位切割装置,旨在提供一种方便快捷,能够有效控制轴向切割方向和切割深度,并能提高剥线效率,可解决刀片切割绝缘皮导致损伤芯线问题的轴向定位切割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在弧形开口盖板(1)的母线方向上垂直弧面固联有装夹刀片(3)的夹板(2),刀片从夹板的夹缝插入位于弧形开口盖板沿母线延展的刀片卡口(4),刀片刃口(5)从刀片卡口伸出弧形开口盖板,调整伸出弧形开口盖板的刀片的长度,用手指夹持夹板,弧形开口盖板贴合定位在电线线缆(6)的绝缘皮(7)上,沿电线线缆轴向运动,完成电线线缆绝缘皮的轴向切割。用手指将绝缘皮分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主要用于剥除切割导线绝缘皮的轴向定位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电线线缆在电力系统中被广泛使用,一般都由芯线、绝缘皮组成,通常线缆剥线使用专用剥线钳。由于导体芯线截面积大于0.5mm2的电线线缆,沿轴线方向通常没有适用的剥线钳,一般使用刀片进行手工切割绝缘皮。使用刀片切割电线线缆绝缘皮,不能保证切割方向和切割深度,切割时易损伤电线芯线,导致电线线缆不满足质量要求。高可靠性产品,如航空航天产品,对电线线缆的剥线质量有严格的要求。《IPC_WHMA-A-620A线缆及线束组件的要求与验收》,对电线线缆剥线的刻痕、划伤、断线等规定了定量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刀片剥线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快捷,能够有效控制轴向切割方向和切割深度,并能提高剥线效率,可解决刀片切割绝缘皮导致损伤芯线问题的电线线缆绝缘皮轴向定位切割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线线缆绝缘皮轴向定位切割装置,具有一个弧形开口盖板1,其特征在于:在弧形开口盖板1的母线方向上垂直弧面固联有装夹刀片3的夹板2,刀片3从夹板2的夹缝插入位于弧形开口盖板1沿母线延展的刀片卡口4,刀片刃口5从刀片卡口4伸出弧形开口盖板1,调整伸出弧形开口盖板1的刀片3的长度,用手指夹持夹板2,弧形开口盖板1贴合定位在电线线缆6的绝缘皮7上,沿电线线缆轴向运动,完成电线线缆绝缘皮的轴向切割。用手指将绝缘皮分离。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弧形开口盖板1限定刀片3的运动轨迹沿电线轴向运动。设定的刀片3伸出弧形开口盖板1的长度,限定了切割深度,保证了切割过程不损伤芯线8。电线线缆绝缘皮轴向定位切割装置有效控制切割方向和切割深度,可轻易切割电线线缆绝缘皮而不损伤芯线,并能提高剥线效率,解决了刀片切割绝缘皮轴向导致损伤芯线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线线缆绝缘皮轴向定位切割装置的切割状态分解示意图。
图中:1弧形开口盖板,2夹板,3刀片,4刀片卡口,5刀片刃口,6电线线缆,7绝缘皮,8芯线。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在以下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中,一种电线线缆绝缘皮轴向定位切割装置,具有一个弧形开口盖板1,其特征在于:在弧形开口盖板1的母线方向上垂直弧面固联有装夹刀片3的夹板2,刀片3从夹板2的夹缝插入位于弧形开口盖板1沿母线延展的刀片卡口4,刀片刃口5从刀片卡口4伸出弧形开口盖板1,调整伸出弧形开口盖板1的刀片3的长度,用手指夹持夹板2,弧形开口盖板1贴合定位在电线线缆6的绝缘皮7上,沿电线线缆轴向运动,完成电线线缆绝缘皮的轴向切割。用手指将绝缘皮分离。
弧形开口盖板1的弧形底面限定了刀片3的运动轨迹沿电线轴向运动。设定的刀片3伸出弧形开口盖板1的长度,限定了切割深度,保证了切割过程不损伤芯线8。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凯天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凯天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673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