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68490.9 | 申请日: | 2019-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249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徐贤强;饶巍巍;姜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南极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18104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新和路沙一北方永发科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遮光胶 增光膜 胶框 光学组件 导光板 切缝 本实用新型 背光模组 显示装置 粘结 可靠性实验 拉扯 包围 延伸 损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其包括胶框、导光板、光学组件以及遮光胶,所述导光板设置于所述胶框内并被所述胶框包围,所述光学组件位于所述导光板上方;所述遮光胶粘结于所述光学组件的上增光膜上并延伸至胶框,所述遮光胶上设置有若干切缝,所述切缝的长度小于所述遮光胶的宽度。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遮光胶粘结于上增光膜上的部分设置若干切缝,避免所述遮光胶对上增光膜的拉扯,从而降低了可靠性实验对上增光膜的损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液晶显示装置的技术渐趋成熟。随着消费者的喜好及要求增加,液晶显示装置的主要采用6.0-7.6寸背光模组,所述6.0-7.6寸背光源的屏占比普遍为18:9和19:9。然而,对于18:9和19:9屏占比的背光模组在进行可靠性实验时,背光模组中光学组件的上增光膜会被粘结于其上的遮光胶拉扯而产生形变,而使得成液晶显示装置有显示不良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用于解决遮光胶拉扯上增光膜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新型遮光胶的背光模组,其包括胶框、导光板、光学组件以及遮光胶,所述导光板设置于所述胶框内并被所述胶框包围,所述光学组件位于所述导光板上方;所述遮光胶粘结于所述光学组件的上增光膜上并延伸至胶框,所述遮光胶上设置有若干切缝,所述切缝的长度小于所述遮光胶的宽度。
所述具有新型遮光胶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切缝的开口位于所述遮光胶粘结于光学组件的一侧。
所述具有新型遮光胶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切缝位于遮光胶粘结于所述光学组件的长边的第一遮光胶边上,并且所述第一遮光胶边上的切缝之间的距离相等。
所述具有新型遮光胶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第一遮光胶边上切缝的数量为2-5。
所述具有新型遮光胶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第一遮光胶边上相邻两个切缝之间的距离为20-50mm。
所述具有新型遮光胶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切缝的长度为遮光胶宽度的一半。
所述具有新型遮光胶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遮光胶形状为环形。
所述具有新型遮光胶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遮光胶包括PET基材以及设置于PET基材两侧的粘结层,所述两个粘结层分别用于与胶框和上增光面相连接。
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具有新型遮光胶的背光模组。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其包括胶框、导光板、光学组件以及遮光胶,所述导光板设置于所述胶框内并被所述胶框包围,所述光学组件位于所述导光板上方;所述遮光胶粘结于所述光学组件的上增光膜上并延伸至胶框,所述遮光胶上设置有若干切缝,所述切缝的长度小于所述遮光胶的宽度。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遮光胶粘结于上增光膜上的部分设置若干切缝,避免所述遮光胶对上增光膜的拉扯,从而降低了可靠性实验对上增光膜的损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中遮光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中遮光胶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中胶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中胶框的局部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局部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南极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南极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684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