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泵下防沉砂管柱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68961.6 | 申请日: | 2019-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67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马威;林朋;金春孝;冷文学;何川;张鸿峰;徐明芳;王帅;乔文序;官春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0 | 分类号: | E21B17/00;E21B43/08 |
代理公司: | 11127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坤鹏;韩嫚嫚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砂锚 外管 防砂筛管 中心管 环形空间 外层环形 上端 防沉 内层 砂管 下端 本实用新型 从外向内 抽油泵 进液孔 螺旋片 油井 出砂 砂卡 砂量 连通 概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泵下防沉砂管柱,包括从外向内依次套设的防砂筛管(2)、砂锚外管(3)和中心管(1),防砂筛管(2)与砂锚外管(3)之间形成外层环形空间,砂锚外管(3)与中心管(1)之间形成内层环形空间,中心管(1)的上端位于防砂筛管(2)的上方,砂锚外管(3)的上端位于防砂筛管(2)内,中心管(1)的下端位于砂锚外管(3)内,砂锚外管(3)的下端位于防砂筛管(2)的下方,砂锚外管(3)的上部设有连通该外层环形空间与内层环形空间的进液孔(4),中心管(1)和砂锚外管(3)之间套设有螺旋片(5)。该泵下防沉砂管柱适用于出砂严重的油井,能够减少进入抽油泵的砂量,降低砂卡概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油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泵下防沉砂管柱。
背景技术
油田现场部分区块储层岩石成熟度低、胶结疏松、粘土含量高。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受注水、蒸汽冲刷,加之地层压力降低,上述储层岩石骨架容易发生坍塌。此时,作为胶结物的粘土以地层砂、细粉砂及泥浆的形式随原油采出。目前,对于地层砂、细粉砂及泥浆同出的高含砂油井在生产中具有出砂严重、泵效低等特点。
现场采用泵下沉砂管柱将产出液中的砂沉在泵下沉砂管中,减少入泵的砂的数量,由于油井出砂问题严重,会有部分砂会进入泵筒造成卡泵。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防砂和沉砂效率,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泵下防沉砂管柱,该泵下防沉砂管柱适用于出砂严重的油井,能够减少进入抽油泵的砂量,降低砂卡概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泵下防沉砂管柱,包括从外向内依次套设的防砂筛管、砂锚外管和中心管,防砂筛管与砂锚外管之间形成外层环形空间,砂锚外管与中心管之间形成内层环形空间,中心管为直立状态,中心管的上端位于防砂筛管的上方,砂锚外管的上端位于防砂筛管内,中心管的下端位于砂锚外管内,砂锚外管的下端位于防砂筛管的下方,砂锚外管的上部设有连通该外层环形空间与内层环形空间的进液孔,中心管和砂锚外管之间套设有螺旋片,螺旋片位于砂锚外管内。
防砂筛管的上端通过上双扣接头与中心管连接,防砂筛管的下端通过下双扣接头与砂锚外管连接,砂锚外管的上端通过中双扣接头与中心管连接。
中心管的内径为40mm,中心管的外径为50mm。
防砂筛管的内径为104mm,防砂筛管的外径为114mm。
砂锚外管的内径为75mm,砂锚外管的外径为83mm。
砂锚外管的上部设有多个进液孔,进液孔的孔径为10mm。
砂锚外管的下端外连接有锥形导流管,锥形导流管的顶端朝下底端朝上,锥形导流管的中心线与砂锚外管的中心线重合。
中心管和砂锚外管之间还设有螺旋形的导流片,导流片的上端与螺旋片的下端连接。
锥形导流管的内侧表面设有螺旋槽,导流片的下端与螺旋槽连接。
锥形导流管的下端外依次连接有沉砂管和丝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挡砂、两级旋流分离及一级重力分离的综合效果,显著减少进入抽油泵的砂量,大幅降低卡泵概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泵下防沉砂管柱的总体示意图。
图2是锥形导流管的示意图。
1、中心管;2、防砂筛管;3、砂锚外管;4、进液孔;5、螺旋片;6、导流片;7、锥形导流管;8、沉砂管;9、丝堵;
71、螺旋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689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