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传递窗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69013.4 | 申请日: | 2019-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03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杜淼;战大伟;唐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斯贝福(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5/00 | 分类号: | E06B5/00;A61L2/10;A61L2/20 |
代理公司: | 11357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洪勋 |
地址: | 102101 北京市延庆***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筒状外壳 传递窗 消毒装置 控制装置 驱动装置 主体开口 进口 垂直方向运动 本实用新型 进口和出口 内密封门 筒状结构 电连接 密封门 侧沿 内壁 垂直 驱动 外部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传递窗,所述传递窗包括筒状外壳、传递窗主体和控制装置,所述筒状外壳的截面为矩形,且所述筒状外壳垂直于水平面设置;所述传递窗主体设于筒状外壳内,且由设于筒状外壳内壁的驱动装置驱动在筒状外壳内沿垂直方向运动;在所述筒状结构的一侧下部开设有一进口,在开设进口侧相对侧沿垂直方向开设有至少2个出口,所述进口和出口处均设有向外开启的密封门;在所述传递窗主体与进口和出口侧对应的方向上均开设有主体开口,所述主体开口设有向外开启的内密封门;所述传递窗主体内设有内消毒装置,筒状外壳内侧设有外消毒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设于筒状外壳外部,且与驱动装置、内消毒装置及外消毒装置电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动物设备,特别是一种传递窗。
背景技术
1990年代初,国内众多企业开始研制和生产无菌隔离器。隔离器为实验动物提供了一个无菌屏障环境,保证了SPF级实验动物没有特定病原体的属性。实验人员利用隔离器可以从事大规模繁育动物、保种和进行动物实验等工作。
传统隔离器的传递窗是由PVC透明塑料膜构成的圆柱形主体和内外帽,分为上下两层。当实验动物需要添水、加料、换垫料等工作时,打开传递窗的外帽,将水瓶、饲料、新垫料等根据需要放入传递窗,同时放入消毒液体,关闭外帽,防止微生物的污染。待熏蒸消毒工作完成后打开传递窗内帽,经人工搬至需要位置进行一对一更换。操作者在扣上、摘下内外帽的过程中费时费力,同时由于操作过程用力拉拽的原因极易造成传递窗内外帽的变形。
有鉴于此,特提出此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将物料提升至需要位置的传递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传递窗,所述传递窗包括筒状外壳、传递窗主体和控制装置,所述筒状外壳的截面为矩形,且所述筒状外壳垂直于水平面设置;
所述传递窗主体设于筒状外壳内,且由设于筒状外壳内壁的驱动装置驱动在筒状外壳内沿垂直方向运动;
在所述筒状外壳的一侧下部开设有一进口,在开设进口侧相对侧沿垂直方向开设有至少2个出口,所述进口和出口处均设有向外开启的密封门;
在所述传递窗主体与进口和出口侧对应的方向上均开设有主体开口,所述主体开口设有向外开启的内密封门;
所述传递窗主体内设有内消毒装置,筒状外壳内侧设有外消毒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设于筒状外壳外部,且与驱动装置、内消毒装置及外消毒装置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为直线电机。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为导轨和马达。
优选地,所述内消毒装置为紫外消毒装置。
优选地,所述外消毒装置为臭氧消毒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传递窗,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完成传递作业的同时可将物料提升至所需位置,省时省力,效率高,同时在传递同时可完成物料的消毒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递窗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筒状外壳 2.传递窗主体 3.驱动装置 4.密封门 5.内密封门 6.内消毒装置7.外消毒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传递窗。
所述传递窗嵌设安装于用于饲养实验动物的隔离室或隔离舱的侧壁上,包括筒状外壳1、传递窗主体2和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
所述筒状外壳1的截面为矩形,且垂直于水平面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斯贝福(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斯贝福(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690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