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陶瓷微晶堆积磨料涂附磨具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70214.6 | 申请日: | 2019-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10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诸定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鼎良著模具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D18/00 | 分类号: | B24D18/00 |
代理公司: | 32306 镇江基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敏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外壳 涂附磨具 底架 涂附磨具生产线 磨料 外壳内部 烘干 基布 微晶 支板 堆积 陶瓷 加工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二次利用 高效节能 冷却处理 内部固定 企业生产 散热风扇 转动连接 安装架 万向轮 吹动 风机 热风 吸入 冷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附磨具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陶瓷微晶堆积磨料涂附磨具生产线,包括第一底架,所述第一底架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万向轮,所述第一底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板,所述第一支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热外壳,所述加热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该陶瓷微晶堆积磨料涂附磨具生产线,通过设置涂附磨具基布依次进入加热外壳和降温外壳内部进行烘干和冷却处理,因为散热风扇将涂附磨具基布带入降温外壳内部的热量向上吹动,且风机将热风吸入加热外壳中进行热量二次利用,达到了高效节能的效果,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烘干和冷却的过程中会造成大量的能量浪费导致增加企业生产成本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附磨具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陶瓷微晶堆积磨料涂附磨具生产线。
背景技术
高性能全树脂陶瓷微晶堆积磨料涂附磨具是以无机高分子结合剂烧结和陶瓷微晶堆积磨料为磨削材料,合成改性的聚合物基丙烯酸树脂和水溶性酚醛树脂,分别作为全树脂涂附磨具的布基浸渍剂、刮浆料、底胶和复胶,复合制成的高档精磨磨削材料。
而涂附磨具的基布在一次刮浆完毕后进行烘干的时候需要大量热量进行烘干,且烘干之后会进行冷却,但是烘干和冷却的过程中会造成大量的热量流失,从而使加工过程中所需的能量增多,进而加大不必要的能量损失,增加企业生产的成本,故而提出一种陶瓷微晶堆积磨料涂附磨具生产线来解决上述中所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陶瓷微晶堆积磨料涂附磨具生产线,具备高效节能等优点,解决了烘干和冷却的过程中会造成大量的能量浪费导致增加企业生产成本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高效节能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陶瓷微晶堆积磨料涂附磨具生产线,包括第一底架,所述第一底架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万向轮,所述第一底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板,所述第一支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热外壳,所述加热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的外部活动连接有延伸至加热装置内部的涂附磨具基布,所述加热外壳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底部铰接有第二支架,所述加热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内支板,所述第一底架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二底架,所述第一底架和第二底架的相对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控制箱,所述第二底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板,所述第二支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降温外壳,所述降温外壳的内底壁上固定连接有风扇基座,所述风扇基座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散热风扇,所述降温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加热外壳内部的第一传输管,所述风机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延伸至降温外壳内部的第二传输管,所述第一传输管和第二传输管与加热外壳和降温外壳的连接处均固定连接有防漏环,所述降温外壳的内顶壁上固定连接有温度感应器,所述涂附磨具基布的外部活动连接有传输导轮,所述传输导轮的背面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热外壳的外形呈长方体,且加热外壳的顶部和底部均为圆弧状,所述安装架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加热外壳的内顶壁和内底壁上。
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为加热丝组成,且加热装置的数量为两个并与两个安装架的外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架的底部转动连接有限位滑轮,且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限位滑轮数量均为四个并均匀分布于加热外壳的左右两侧,所述涂附磨具基布位于四个限位滑轮的相对侧之间。
优选的,所述控制箱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触摸屏,且控制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信号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
优选的,所述降温外壳的外部直径大小与加热外壳的外部直径大小相等,且降温外壳的内壁上均匀覆盖有隔热层。
优选的,所述温度感应器与信号收发模块、处理模块和风机均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传输导轮的长度与涂附磨具基布的宽度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鼎良著模具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鼎良著模具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702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带式喷丸机上的翻转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复合砂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