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循环组合梁式临时支护控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71825.2 | 申请日: | 2019-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243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张盛;唐开敏;卞金岭;秦玉成;王千红;王腾江;焦振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7/00 | 分类号: | E21D17/00;E21D21/00;E21D15/44 |
代理公司: | 41125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绍琳<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454000 河南省焦***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横梁 护顶 掘进巷道 前探梁 本实用新型 单体液压支柱 安全作业 永久支护 支护 掘进 锚杆 吊环 临时支护装置 并排设置 交替作业 可调托架 两端设置 临时支护 轴向方向 组合梁式 大循环 一次性 底端 托举 预紧 穿插 配合 | ||
1.一种大循环组合梁式临时支护控顶装置,包括掘进巷道顶部纵横并排设置的永久支护锚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永久支护锚杆(1)的底端连接有吊环(2),吊环(2)内穿插有沿掘进巷道轴向方向布置的前探梁(3),前探梁(3)的下方设置有护顶支撑横梁(4),护顶支撑横梁(4)上设置有与前探梁(3)相配合的可调托架器(5),护顶支撑横梁(4)的两端设置有单体液压支柱(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循环组合梁式临时支护控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横梁(4)包括水平段(4-3)和弯头段(4-2),所述弯头段(4-2)与前探梁(3)上下对应,可调托架器(5)设置在弯头段(4-2)内,所述水平段(4-3)连接在弯头段(4-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循环组合梁式临时支护控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托架器(5)包括顶面为弧形凹面的梁托(5-1),梁托(5-1)的下方连接有旋转手柄(5-2),旋转手柄(5-2)包括穿过护顶支撑横梁(4)且与护顶支撑横梁(4)螺纹连接的螺柱,螺柱的顶端与梁托(5-1)回转配合,螺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端盖(5-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循环组合梁式临时支护控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托(5-1)的弧形凹面表面光滑且弧形凹面的半径大于前探梁(3)的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循环组合梁式临时支护控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托(5-1)的底端开设有开口朝下的圆形凹槽(5-11),圆形凹槽(5-11)的内壁面和顶面均为光滑面,圆形凹槽(5-11)的半径大于所述螺柱的半径。
6.根据权利要求1、2、4或5任一项所述的大循环组合梁式临时支护控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探梁(3)上设置有楔块(7),楔块(7)较长的平面朝上布置,楔块(7)的斜面朝下布置,斜面上开设有壁面光滑的弧形槽(7-1),弧形槽(7-1)与前探梁(3)滑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循环组合梁式临时支护控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顶支撑横梁(4)的两端设置有固定板(4-1),单体液压支柱(6)的顶端设置有与固定板(4-1)卡接的固定夹(6-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循环组合梁式临时支护控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4-1)包括托在护顶支撑横梁(4)下方的水平托板(4-11),水平托板(4-11)的两侧并排设置有若干个卡接护顶支撑横梁(4)的柱体(4-12),相邻两个柱体(4-12)之间为固定槽,所述固定夹(6-1)包括单体液压支柱(6)顶端设置的水平支撑板(6-11),水平支撑板(6-11)的四角设置有与固定槽卡接的锁柱(6-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7182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更换液压支架立柱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矿用工字钢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