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密封的油封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72827.3 | 申请日: | 2019-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880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吴松;厉文成;吴朗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伊兴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10 | 分类号: | F16J15/10 |
代理公司: | 32315 扬州润中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奚兴邦<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2560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状橡胶垫圈 环形凹槽 外设装置 连接管 端头 外设 抵触面 抵触 密封 端面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 抵触连接 环形吸盘 密封环状 橡胶垫圈 压缩形变 孔底面 面贴合 内底面 排出 嵌接 贴合 同径 同轴 吸附 油封 挤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密封的油封。该装置包括嵌接在外设装置孔内的环状橡胶垫圈,环状橡胶垫圈一端面贴合在外设装置孔内底面上,另一端面与外设连接管端头抵触连接,与外设装置孔内底面贴合的环状橡胶垫圈一端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呈环形吸盘状,与外设连接管端头抵触的环状橡胶垫圈一端设有环状抵触面,环状抵触面与外设连接管端头抵触,且与环形凹槽同轴同径设置。由于环形凹槽的存在,外设连接管端头抵触在环状橡胶垫圈时,将环形凹槽挤压在外设装置的孔底面上,环形凹槽吸附在外设装置孔底面上,将环状橡胶垫圈压缩形变,排出环形凹槽内的空气,使环状橡胶垫圈与外设装置的孔底面密封,外设连接管端头与密封环状橡胶垫圈端面密封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密封的油封。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公开了快装管道密封圈的专利,其专利申请号为CN98250999.5,申请日为1998.12.30,授权公告号CN2379684,授权公告日为2000.05.24,该装置由锥形圈构成,所述锥形圈的小端与一内径大于等于被接管子内径的圆环平垫相贯。其不足之处在于:该密封圈并不能有效反馈挤压强度,并不能避免密封圈压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有效反馈受力压紧程度的油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密封的油封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密封的油封,包括嵌接在外设装置孔内的环状橡胶垫圈,与外设装置孔内底面贴合的环状橡胶垫圈端面为第一端面,与外设连接管端头抵触的环状橡胶垫圈端面为第二端面,位于第二端面一侧的环状橡胶垫圈上设有圆锥状的环状弹片,环状弹片小口端经第二端面固接在环状橡胶垫圈内,大口端沿第二端面延伸到环状橡胶垫圈外周,环状弹片大口端边缘均包裹有抵触在外设装置孔内壁上的弹性橡胶层,环状弹片大口端与环状弹片小口端之间的环状弹片为外凸的弧形面,小口端与大口端均朝向第一端面设置。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环状橡胶垫圈嵌接在外设装置的孔内,使第一端面抵触在外设装置的孔底面上,再将外设连接管旋接在外设装置的孔内,使外设连接管端头抵触在环状橡胶垫圈的第二端面上,外设连接管旋接过程中,外设连接管端头挤压环状弹片,环状弹片形变,发出咔哒提醒声,操作人员根据情况再旋钮几圈,环状弹片形变时,弹性橡胶层抵触在外设装置的孔内壁上,密封环状橡胶垫圈与外设装置孔内壁之间的缝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由于环状弹片的存在,外设连接管端头旋接过程中,环状弹片形变发出声响,提醒操作人员,避免操作人员压坏环状橡胶垫圈,又由于弹性橡胶层的存在,形变的环状弹片将弹性橡胶层抵触在外设装置的孔内壁上,从而密封外设装置孔内壁与环状橡胶垫圈外周面之间的缝隙。
位于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之间的环状橡胶垫圈上间隔开设有若干弧形管道,各弧形管道一端口开设在外设连接管端头与第二端面的抵触处,另一端口开设在第二端面外边缘处,各弧形管道内均活动插接有软轴,从抵触处端口延伸的软轴端头与环状弹片固接,从第二端面外边缘端口延伸的软轴端头抵触在环状弹片上。软轴与弧形管道相配合,外设连接管端头旋接过程中,软轴有效的使环状弹片大口端形变,从而使弹性橡胶层抵触在外设装置孔内壁上。
位于抵触处端口位置的软轴上活动套接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一端抵触在环状弹片上,另一端抵触在第二端面上。压缩弹簧有效的使环状弹片复位。
位于抵触处内边缘的环状橡胶垫圈上设有环形凸肩。环形凸肩有效固定环状橡胶垫圈,避免挤压的环状橡胶垫圈形变,而影响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伊兴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市伊兴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728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