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纺织品纤维显微成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73676.3 | 申请日: | 2019-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07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龚晟;樊哲新;陈华;王子石;高茂胜;余娟;杨知方;王文;温力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力力;王文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G01N21/01 |
代理公司: | 50237 重庆缙云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翔<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40003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微成像装置 本实用新型 纺织品纤维 准确度 观测 纤维 点光源 同轴 纺织品 反光镜 表面纹理特征 成分检测装置 显微镜镜筒 成分检测 观测对象 内部安装 透射效果 平行光 检测 反射 拍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纺织品纤维显微成像装置,涉及纺织品的纤维成分检测领域,目的是解决现有纺织品成分检测装置的不足,提供一种无污染、精确度高的纺织品纤维显微成像装置,提高检测的准确度。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显微镜镜筒内部安装同轴点光源,借反光镜将同轴点光源自上而下的平行光,反射回去,形成对被观测纤维的透射效果,使得被观测对象更立体,内部和表面纹理特征更真切。同时,XY运动平台可对被观测纤维进行全面观测和拍照,可提高检测的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品的纤维成分检测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纺织品成分检测主要由人工实施,传统的方法包含的方法有化学法和显微镜观察法。化学法主要利用不同化学试剂对不同纤维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特性可对部分纤维的成分进行定量分析。显微镜观察法的流程为检测员将待测纺织品样本制作为玻片,手动调节显微镜的移动,用肉眼去分辨纺织品纤维的微观形状,判断样本面料的种类,并计量尺寸。传统的纺织品成分检测方法主要有如下缺陷:化学法会产生大量硫酸废液等,严重污染检测场所、危害检测人员健康,且根据国家环保要求,不能排放、难以回收;整个流程由人工实施,效率低下,需消耗大量人力资源,人力成本高;纺织品检验所工作人员每天使用显微镜观测长达8-10小时,时间长、强度高、重复性强,长时间工作会产生疲劳,导致准确度下降。
同时,传统显微镜下的纺织品纤维成像的亮度较低,内部和表面纹理特征不够真切,降低了检测的准确度。因此,亟需将新的无污染、精确度高的新技术引入到纺织品成分检测行业中,以解决传统检测装置的各种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纺织品成分检测装置的不足,提供一种无污染、精确度高的纺织品纤维显微成像装置,提高检测的准确度。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纺织品纤维显微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对焦相机、单筒显微镜、载玻片、载物板和反光镜,所述自动对焦相机安装在单筒显微镜的目镜上端。所述单筒显微镜的物镜正下方放置有载玻片,所述载玻片用于承载待检测的纺织品纤维。所述载玻片放置在载物板的上表面,所述载物板具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方孔,所述方孔位于载玻片的正下方。所述载物板的下表面设置有镜面朝上的反光镜,所述反光镜位于方孔的正下方。
进一步,所述单筒显微镜设置有同轴点光源,所述同轴点光源发射的同轴光射向物镜。
进一步,所述载玻片的下表面和反光镜的上表面的距离为5mm,即所述载物板的厚度为5mm。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毋庸置疑的,借反光镜将同轴点光源自上而下的平行光,反射回去,形成对被观测纤维的透射效果,使得被观测对象更立体,内部和表面纹理特征更真切,提高了检测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新型纺织品纤维显微成像装置外观图;
图2为自动对焦相机与单筒显微镜连接图;
图3为载物板、方孔、载玻片和反射镜位置关系图;
图4为同轴点光源位置图;
图5为新型纺织品纤维显微成像装置与传统显微装置成像对比照片。
图中:自动对焦相机1、单筒显微镜2、同轴点光源201、支撑杆202、载玻片3、载物板4、方孔401、反光镜5、XY运动平台6和外壳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该理解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主题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力力;王文,未经温力力;王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736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