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光敏孔高反射防眩目后视镜及由其制得的后视镜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73686.7 | 申请日: | 2019-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116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林邦;仝泽彬;顾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卓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2 | 分类号: | B60R1/02;G02F1/153 |
代理公司: | 31303 上海统摄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辛自豪 |
地址: | 20044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敏 防眩目后视镜 高反射 反射膜 后视镜总成 玻璃基板 本实用新型 保护膜 二氧化硅保护膜 二氧化钛 光通路 孔位置 贴合 外置 穿透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光敏孔高反射防眩目后视镜及由其制得的后视镜总成,带光敏孔高反射防眩目后视镜包括第一ITO导电膜、反射膜和第一玻璃基板,第一玻璃基板的两个表面分别与第一ITO导电膜和反射膜贴合,反射膜上覆盖有二氧化硅保护膜或二氧化钛保护膜,光敏孔位于第一玻璃基板的一侧,且同时穿透反射膜和保护膜,后视镜总成包括PCB板以及带光敏孔高反射防眩目后视镜,PCB板上设有前光敏孔和后光敏孔,前光敏孔与带光敏孔高反射防眩目后视镜的光敏孔位置对应,二者形成光通路,后光敏孔远离带光敏孔高反射防眩目后视镜的光敏孔。本实用新型的带光敏孔高反射防眩目后视镜无需外置光敏孔,结构简单,由其制得的后视镜总成设计简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眩目后视镜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全反型防眩目后视镜,具体涉及一种带光敏孔高反射防眩目后视镜及由其制得的后视镜总成。
背景技术
电致变色内视镜基本结构多选用两片导电钠钙玻璃制成类似液晶壳的玻璃盒,中间灌入导电电致变色溶液或凝胶,然后再封口制成壳装结构。导电玻璃中前片、后片玻璃的四个面从前到后依次成为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第四面。电致变色根据后视镜后面是否加装液晶显示而分别制成半反半透型和全反型两类变色后视镜。很多全反射后视镜采用第三面镀一层金属膜做导电层,同时实现反射的效果,或在金属膜层上再加镀一层ITO,既能保护又能导电,金属膜选择比较多的是Ag、Al、Cr、Ni等膜层,然而由于第三面镀膜产品导电面与反射面在玻璃同一面,无法开设透光光敏孔,如果开设透光光敏孔会使导电膜层受损伤,带光敏孔高反射防眩目后视镜在工作时光敏孔区域将失去防眩功能,不再变色褪色或出现局部褪色慢、发黄或发蓝,当强光无法穿过反射层的情况下,只能将采集光照强度的光敏放置在带光敏孔高反射防眩目后视镜下端,PCB板整体较大,后视镜壳体会有凸出,影响整体美观度。市面上部分第三面半反半透带光敏孔高反射防眩目后视镜,因镜片具有一定的透过率,可不需要额外处理就可实现透光功能,但此类产品反射率普遍在60%左右,无法达到全反射带光敏孔高反射防眩目后视镜对亮度及反射率要求。
因此,亟待研究一种可方便开设光敏孔的带光敏孔高反射防眩目后视镜及由其制得的后视镜总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高反射防眩目后视镜难以开设光敏孔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方便开设光敏孔的高反射防眩目后视镜,并进一步地由其制得后视镜总成。传统的高反射防眩目后视镜的反射层和导电层都位于第三面,难以实现仅破坏反射层不破坏导电层,造成难以开设光敏孔,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改进解决了反射层难以设置在第四面的问题,进而实现了反射层和导电层的分开设置,破坏反射层不会对导电层产生影响,解决了难以开设光敏孔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案如下:
带光敏孔高反射防眩目后视镜,包括第一ITO导电膜、反射膜和第一玻璃基板,第一玻璃基板的两个表面分别与第一ITO导电膜和反射膜贴合,反射膜上覆盖有二氧化硅保护膜或二氧化钛保护膜,保护膜起到的作用主要是防止反射膜被腐蚀,除了二氧化硅保护膜或二氧化钛保护膜,还可以是其他保护膜,例如油墨膜,只是防腐蚀效果相对要差,主要是由于二氧化硅保护膜或二氧化钛保护膜的致密性高于油墨膜,能够更加有效地阻碍水和氧气的渗透导致的,光敏孔位于第一玻璃基板的一侧,且同时穿透反射膜和保护膜,光敏孔可通过激光及化学腐蚀的方式开设,光敏孔无需穿入第一玻璃基板和第一ITO导电膜内,因为第一玻璃基板和第一ITO导电膜都具有较高的透光率,不会对光线的透过产生影响,当然,光敏孔穿入第一玻璃基板和第一ITO导电膜内的带光敏孔高反射防眩目后视镜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作为优选的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卓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爱卓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736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反光的汽车显示器
- 下一篇:一种后视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