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板连续测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76940.9 | 申请日: | 201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32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任来锁;申英杰;燕照顺;张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泰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6 | 分类号: | G01B5/06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李茜 |
地址: | 271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板 底座 支撑柱 测厚 钢板 钢板固定装置 钢板厚度测量 测厚装置 钢板固定 滑动方向 滑动连接 钢板宽度方向 本实用新型 滑动支撑柱 测量钢板 固定设置 宽度位置 准确测量 滑动 平行 测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板连续测厚装置,包括底座、钢板固定装置、钢板厚度测量装置,其中:钢板固定装置中的第一固定板固定设置在底座的一侧,靠近上方设置有第一钢板固定垫,第二固定板与第一固定板对应设置,且对应设置有第二钢板固定垫;第二固定板与底座滑动连接;钢板厚度测量装置包括支撑柱和测厚规,支撑柱一端与底座滑动连接,测厚规设置在支撑柱的另一端,支撑柱在底座上的滑动方向与第二固定板在底座上滑动方向平行。需要对钢板厚度进行测量时,通过滑动第二固定板将待测量钢板固定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然后滑动支撑柱带动测厚规在钢板宽度方向的不同位置,进而通过测厚规准确测量出同一横截面钢板不同宽度位置的厚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卷厚度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板连续测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钢板轧制技术也正在向高速度、高精度、连续化、自动化等方向发展。用户对钢材产品的要求也更加严格,除要求严格控制钢的化学成分、钢材性能均匀、表面光洁外,还要求其外形精度高、尺寸偏差较小。
钢板厚度的精确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实际上钢板的厚度是不均匀的,板形上保持中间厚两边薄的特点,而轧机的测厚仪仅仅测量钢板中间的厚度,对于钢板的厚度的准确值一般采用离线测量的方法,取一定长度的钢板对横截面进行九点测量,用千分尺对钢板的横截面取宽度方向间隔相等的九个点分别测量厚度,采用上述手动的测量方法导致钢板厚度的测量不精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板连续测厚装置,包括底座、钢板固定装置、钢板厚度测量装置,其中:所述钢板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一侧,靠近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钢板固定垫,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固定板对应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所述第一钢板固定垫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钢板固定垫;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根据测量钢板的厚度所述第二固定板在所述底座上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钢板厚度测量装置包括支撑柱和测厚规,所述支撑柱一端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所述测厚规设置在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所述支撑柱在所述底座上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在所述底座上滑动方向平行。
采用上述实现方式,需要对钢板厚度进行测量时,通过滑动第二固定板将待测量钢板固定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然后滑动支撑柱带动测厚规在钢板宽度方向的不同位置。进而通过测厚规准确测量出同一横截面钢板不同宽度位置的厚度,准确判断钢板是否存在减薄现象并发现存在陡降的边部的宽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轨道,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轨道内,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所述第一轨道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二轨道,所述第二轨道与所述第一轨道平行设置,所述支撑柱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轨道内,所述支撑柱通过所述第二轨道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测厚规与所述支撑柱滑动连接,所述测厚规的运动方向与所述支撑柱的运动方向垂直。
结合第一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轨道,所述测厚规的底座设置在所述第三轨道内,所述测厚规通过所述第三轨道与所述支撑柱滑动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钢板固定垫和所述第二钢板固定垫为电磁固定垫。
结合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为横截面为梯形的轨道,所述第二固定板和所述支撑柱与所述底座的连接端为梯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泰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泰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769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