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云闪付银行卡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77379.6 | 申请日: | 2019-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21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陈长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捷威进出口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33251 嘉兴海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章松伟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码操作模块 手势 本实用新型 刷卡设备 相关信息 电连接 银行卡 原系统 发送 改进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云闪付银行卡,包括本体,本体设有RFID模块,本体设有用于控制RFID模块是否向刷卡设备发送支付相关信息的手势密码操作模块,该手势密码操作模块与RFID模块电连接,在对原系统改进很小的同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云支付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云闪付银行卡。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银联已联合多家商业银行推出云支付技术,推出了银联云闪付品牌,银联云闪付,顾名思义就是支付非常快和方便,采用了银联云闪付的银行卡,在支付时,在有“闪付QuickPass”标识的POS终端一挥即付,无需任何其它操作,这样,就为盗刷提供了可乘之机,即只要拥有“闪付QuickPass”标识的POS终端,输入金额后,去靠近所述的银行卡就能实现刷卡,新闻媒体关于这个问题还专门做了报导,报导中做了相应的实验,比如隔空刷、隔着袋刷、隔着衣服刷等等,因此,也有人设计了专用的带隔离功能的卡包,使POS终端的无线信号无法穿透,从而避免盗刷,但是若银行卡被盗,则这类设计就直接失效,银行卡最终还是会被盗刷。
由上述可知,银联云闪付具有显著的优点,但是被盗刷风险很大,本申请人旨在研究这类现象,提出一种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在对原系统改进很小的同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云闪付银行卡,在对原系统改进很小的同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云闪付银行卡,包括本体,本体设有RFID模块,本体设有用于控制RFID模块是否向刷卡设备发送支付相关信息的手势密码操作模块,该手势密码操作模块与RFID模块电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对原系统大量改动,仅仅是在云闪付银行卡基础上增加了一关,即手势密码操作模块,只有经手势密码操作模块确认,云闪付银行卡才能支付,也就是说显著提高盗刷难度,安全性更高。
作为改进,手势密码操作模块包括多个触点,各个触点分别与RFID模块电连接,这样,通过手触摸触点,结构较为简单,使用方便。
作为改进,手势密码操作模块包括多个遮光孔,各遮光孔内均设有光敏元件,各个光敏元件与RFID模块电连接,这样,提供另一种手势密码操作模块,不仅提供了另一种方案选择,而且安全性也具有额外优势。
作为改进,各个触点或各遮光孔所在位置均设有标记,这样,方便使用。
作为改进,各个触点采用导电油墨,这样,厚度薄、重量轻。
作为改进,本体的正面设有触点、或者背面设有触点、或者侧面设有触点、或者端面设有触点中一种或几种的组合,这样,充分利用本体的空间,按需设置触点数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云闪付银行卡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云闪付银行卡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采用类似手机手势密码的使用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虚线表示手势划过的路径)。
图中所示,1、本体,2、RFID模块,3、触点,4、遮光孔,5、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云闪付银行卡可以归为非接触式IC卡。
本实用新型一种云闪付银行卡,包括本体1,本体1设有RFID模块2,本体1设有用于控制RFID模块2是否向刷卡设备发送支付相关信息的手势密码操作模块,该手势密码操作模块与RFID模块2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捷威进出口有限公司,未经嘉兴捷威进出口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773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数字安全线防伪条码的不干胶纸
- 下一篇:一种识别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