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缸内压雾喷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80266.1 | 申请日: | 201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17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石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田 |
主分类号: | F02M67/10 | 分类号: | F02M67/10;F02M67/02;F02M25/0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1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缸内压雾 喷射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减少发动机爆震、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燃油效率的缸内压雾喷射装置。在该缸内压雾喷射装置的输压管(2)无缝穿过气缸(4)的壁进入气缸(4)内,输压管(2)出口端与渐缩管(3)入口端密闭连接,渐缩管(3)出口端正对火花塞(5),输油管(7)无缝穿过渐缩管(3)管壁进入渐缩管(3)管内,输油管(7)出口端密闭连接喷油嘴(8),输水管(10)无缝穿过渐缩管(3)管壁进入渐缩管(3)管内,输水管(10)出口端密闭连接喷水嘴(11)。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的缸内压雾喷射装置,包括发动机气缸和发动机内的渐缩管,以及渐缩管内的喷油嘴。
背景技术
现有的缸内直喷装置,相比歧管电喷装置有着省油、提高动力性等优点,但是缸内直喷也带来了积碳增多、发生超级爆震危害发动机且因为超级爆震而无法进一步提高气缸压力、排放中颗粒物和氮氧化物增加的负面效果,而且为了缸内直喷的燃油有较好雾化效率和足够的贯穿距,需要在已经高压的喷油嘴下大幅提高喷油嘴的喷油压力,大幅增加了油泵和喷油嘴的负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缸内压雾喷射装置,能针对上述现有缸内直喷装置存在的问题做出改善,相比现有的缸内直喷装置:积碳更少,避免发生超级爆震,能减少颗粒物和氮氧化物排放,而且不需要大幅提高喷油嘴的喷油压力就能够使燃油有较好的雾化效率和足够的贯穿距,
对于让燃油有较好的雾化效率和足够的贯穿距,本实用新型是以高速的压缩气体冲击燃油让燃油快速雾化并随气流快速流动而达到的。高速的压缩气体冲击燃油生成的雾化后的油雾和高速的压缩气体冲击水生成的雾化后的水雾的冲击下,能够因为高速气雾冲刷而有效减少积碳,而且因为减少了积碳并叠加水雾冷却效果和燃油提前充分雾化而增加汽化率从而可以有效降低超级爆震和爆震的发生可能性。即使是发动机低负载时,燃油也能在到火花塞前利用高速压缩气体冲击下雾化后汽化,不会出现现有的缸内直喷发动机在低负载的时候生成的大量的颗粒物,而且高速的压缩气体冲击水生成的雾化后的水雾可以与颗粒物发生碰撞和凝聚,让颗粒物增大从而易于净化。高速的压缩气体冲击燃油生成的雾化后的油雾比较均匀,较现有的缸内直喷装置产生的氮氧化物更少,而且高速的压缩气体冲击水生成的雾化后的水雾能吸收氮氧化物,能有效改善氮氧化物的排放。而油与水之间不互溶也不发生化学反应,一起使用不会产生负面影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缸内压雾喷射装置是由气缸、火花塞、空气压缩机、输压管、渐缩管、水泵、输水管、喷水嘴、油泵、输油管、喷油嘴组成。空气压缩机出口端密闭连接输压管入口端,输压管无缝穿过气缸壁进入气缸内,输压管出口端密闭连接渐缩管入口端,渐缩管出口端正对火花塞,火花塞在气缸内,水泵出口端密闭连接输水管入口端,输水管无缝穿过渐缩管,输水管出口端密闭连接喷水嘴,喷水嘴在渐缩管内靠近渐缩管出口端且正对渐缩管出口端,油泵出口端密闭连接输油管入口端,输油管无缝穿过渐缩管,输油管出口端密闭连接喷油嘴,喷油嘴在渐缩管内靠近渐缩管出口端且正对火花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缸内压雾喷射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缸内压雾喷射装置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田,未经石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802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公路监控用复合电缆
- 下一篇:一种防水喇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