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镜下融合器的大通道经皮脊柱新型内窥镜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82443.X | 申请日: | 201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94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黄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317 | 分类号: | A61B1/317;A61B1/06;A61B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屠佳婕 |
地址: | 510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融合 大通 道经 脊柱 新型 内窥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镜下融合器的大通道经皮脊柱新型内窥镜,包括内窥镜本体和融合器转动把手,所述内窥镜本体一侧表面贯通连接有插入管。本实用新型中,使用人员将融合器安装至融合器连接杆端面,穿过插孔并经过插入管穿出,将连接盘插入凹槽中,使连接盘与转动盘贴合,此时转动盘表面嵌入的吸铁石吸住连接盘,起到固定作用,使用人员可通过握把操控插入管带动融合器连接杆一并到达患处,到达患处后,转动融合器转动把手即可转动融合器至合适角度,使用人员可单手持握把,另一只手转动融合器转动把手,单人即可操作,且转动时,连接盘和转动盘之间不产生相对晃动,方便使用人员转动调节,且转动更加平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窥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镜下融合器的大通道经皮脊柱新型内窥镜。
背景技术
内窥镜是一个配备有灯光的管子,它可以经口腔进入胃内或经其他天然孔道进入体内,而融合器主要用于治疗腰椎键盘突出等病症,融合器通过管道进入患者体内,在精确安装至患处,现阶段的融合器安装多是采用微创手术进行安装,配合使用有医用内窥镜。
现阶段的内窥镜插入管直径较小,无法穿过融合器,且传统的内窥镜插入管内部连接有导线和光纤等连接设备,不便于融合器穿过,另外,融合器安装设备与现有的内窥镜分开使用,需要多个医生配合使用,手术过程较为繁琐,同时也浪费了医护资源,而传统的组合式内窥镜,在转动调整融合器时,需要同步转动内窥镜摄像头,融合器定位之后还要重新调整摄像头角度才能进行安装,使用较为麻烦,同时传统的组合式内窥镜和融合器安装设备之间存在间隙,在转动过程中,融合器安装设备会碰撞内窥镜,导致角度调整不够平稳,针对上述问题,特提出一种适用于镜下融合器的大通道经皮脊柱新型内窥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适用于镜下融合器的大通道经皮脊柱新型内窥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镜下融合器的大通道经皮脊柱新型内窥镜,包括内窥镜本体和融合器转动把手,所述内窥镜本体一侧表面贯通连接有插入管,且插入管另一端表面嵌入有环状光源,并且环状光源之间位于插入管另一端表面嵌入有摄像头,所述内窥镜本体内部固定连接有光源驱动,且光源驱动通过电源线与环状光源电连接,并且电源线镶嵌于插入管表壁内部,所述内窥镜本体另一端表面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内表面开设有转动槽,并且转动槽内部设置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和转动槽之间填充有转动珠,且转动盘表面嵌入有吸铁石,所述内窥镜本体配合使用有融合器转动把手,且融合器转动把手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盘,并且连接盘插入凹槽中,所述内窥镜本体另一端表面位于凹槽正中心位置开设有插孔,且插孔贯穿内窥镜本体与插入管贯通连接,所述融合器转动把手内部固定连接有融合器连接杆,且融合器连接杆贯穿连接盘中心位置,所述融合器连接杆穿过插孔并延伸出插入管另一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内窥镜本体固定连接有图像信号转化模块,且图像信号转化模块通过光纤与摄像头耦合,并且光纤嵌入插入管表壁内部,所述内窥镜本体顶面设有显示屏,且内窥镜本体底面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图像信号转化模块输出端与显示屏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握把内部设有蓄电池。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连接盘为金属材质,且连接盘直径等于凹槽内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插入管内径大于融合器直径,且插入管内径等于插孔直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光源驱动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显示屏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吸铁石设置有多块,且吸铁石沿插孔圆心等角度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未经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824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