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声换能器用互相叠压的柔性电路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82629.5 | 申请日: | 201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57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冯星杰;周到;顾晓平;曹清源;李智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诺莱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14 | 分类号: | H05K1/14;H05K1/11;H05K1/02 |
代理公司: | 苏州知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99 | 代理人: | 马刚强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声 器用 互相 柔性 电路板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超声换能器用互相叠压的柔性电路板,将原本整块的柔性电路板,分成了相互叠压的第一柔性电路板和第二柔性电路板,其中第一柔性电路板仍然采用高密度金属导线的布置,而第二柔性电路板的金属导线与第一柔性电路板的金属导线少一半,因此第二柔性电路板的金属导线的布置密度与第一柔性电路板相比减少了一半,因此,整块电路板所使用的高成本的高密度金属导线的第一柔性电路板的面积减小,从而使整块的柔性电路板的成本减小,同时,第一柔性电路板上的未与第二柔性电路板上的金属导线电性连接的金属导线的末端设置有第一金手指后,从第一金手指处引出信号也不会对整块柔性电路板的功能产生影响。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超声换能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超声换能器用互相叠压的柔性电路板。
背景技术
超声换能器中,在压电振动源(压电陶瓷3)和声学吸声层8之间插入一层柔性电路板4以实现电路连接,柔性电路板4由若干层基材41和若干层金属层42组成,金属层42之间通过过孔9进行连接,如图1所示,虚线方框内的是柔性电路板4,压电陶瓷3的另一面为第一匹配层1和第二匹配层2。
随着超声换能器的频率的提高以及基元数的增加,柔性电路板4的布线密度大大增加,导致柔性电路板4的设计成本和生产成本大大增加,如图2就是目前现有的一种256通道的柔性电路板4,可以看出其中金属层42的布线密度非常大,相邻的金属线宽度在约30μm,间隙也在约30μm,而通常来说柔性电路板上的过孔9的直径为50μm。如此高的布线密度导致柔性电路板4的加工难度非常高,加工成本巨大,特别是在电子1.5D的超声换能器设计中,柔性电路板的成本占比高达50%。同时在贴附到压电陶瓷3上时,柔性电路板4还容易损坏从而导致换能器生产良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能够降低主柔性电路板布线密度的超声换能器用互相叠压的柔性电路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超声换能器用互相叠压的柔性电路板,包括:
线路板功能区;
第一柔性电路板,具有若干金属导线,所述金属线与线路板功能区电性连接;
第二柔性电路板,具有若干金属导线,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的金属导线的数量为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的金属线的数量的一半,且第二柔性电路板与第一柔性电路板具有相互重合叠压的区域,第二柔性电路板上的金属导线与第一柔性电路板上的每两根金属导线中的其中一根金属导线一一对应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上的未与第二柔性电路板上的金属导线电性连接的金属导线的末端设置有第一金手指。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超声换能器用互相叠压的柔性电路板,
第一柔性电路板为两块,两块第一柔性电路板分别位于所述线路板功能区两侧,第二柔性电路板也为两块,两块第二柔性电路板分别与第一柔性电路板叠压。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超声换能器用互相叠压的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的长度L0的长度小于第二柔性电路板的长度L1。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超声换能器用互相叠压的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第二柔性电路板和第三柔性电路板上的金属导线的宽度为25-50μm。
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上的相邻两根金属导线的间距为25-50μm,第二柔性电路板的相邻两根金属导线的间距为50-100μm,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超声换能器用互相叠压的柔性电路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诺莱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诺莱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826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间接式干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测量钢板横向厚度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