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智能扫地机器人的防撞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82738.7 | 申请日: | 201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41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倪利勇;陈垚;崔博;郑镇佳;王浦屹;郭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
主分类号: | A47L11/24 | 分类号: | A47L11/24;A47L1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智能 扫地 机器人 撞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扫地机器人的防撞机构,包括扫地机,扫地机的内部上端中心处开设有空腔,空腔的内部固定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上端贯穿空腔的上侧壁并通过滚动轴承与空腔的上侧壁转动连接,扫地机的上方设有转盘,转盘的下端中心处与转轴的上端固定连接,转盘的四周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防撞杆,每个防撞杆靠近转盘的一侧均通过卡接机构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限位杆,转盘的四周侧壁开设有与限位杆相匹配的限位槽。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对扫地机进行防护,避免碰撞造成扫地机损坏,且能够使扫地机自动转向,躲避障碍物进行工作,便于人们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扫地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智能扫地机器人的防撞机构。
背景技术
扫地机是指扫地机器人,在不久的将来像白色家电一样成为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清洁帮手,产品也会由初级智能向着更高程度的智能化程度发展,逐步的取代人工清洁。
随着中国国内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原本一直在欧美市场销售的扫地机器人走入平常百姓家,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是扫地机在工作时容易与其他物体进行碰撞,从而容易导致扫地机损坏,且骚易机容易卡在障碍物之间,从而容易影响扫地机工作,因此提出一种用于智能扫地机器人的防撞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扫地机在工作时容易与其他物体进行碰撞,从而容易导致扫地机损坏,且骚易机容易卡在障碍物之间,从而容易影响扫地机工作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用于智能扫地机器人的防撞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智能扫地机器人的防撞机构,包括扫地机,所述扫地机的内部上端中心处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固定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上端贯穿空腔的上侧壁并通过滚动轴承与空腔的上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扫地机的上方设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下端中心处与转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转盘的四周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防撞杆,每个所述防撞杆靠近转盘的一侧均通过卡接机构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限位杆,所述转盘的四周侧壁开设有与限位杆相匹配的限位槽,所述每个所述防撞杆和转盘之间设有两个第一弹簧,两个所述第一弹簧分别与两个限位杆活动套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的杆壁位于限位槽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滑块,所述限位槽的侧壁开设有与第一滑块相匹配的第一滑槽。
优选的,卡紧机构包括两个开设在限位杆杆壁两侧靠近防撞杆一端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有楔形块,所述楔形块位于凹槽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防撞杆靠近转盘的一侧开设有与限位杆相匹配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侧壁开设有与楔形块相匹配的楔形槽。
优选的,所述楔形块的侧壁位于凹槽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滑块,所述凹槽的侧壁开设有与第二滑块相匹配的第二滑槽。
优选的,所述防撞杆远离转盘的一侧固定设有橡胶垫。
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防撞杆之间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与转盘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通过轴销转动连接有滚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智能扫地机器人的防撞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用于智能扫地机器人的防撞机构,通过设有的防撞杆能够对扫地机进行防护,通过设有的第一弹簧能够对防撞杆进行减震,从而当防撞杆与物体碰撞时能够对防撞杆进行缓冲,避免碰撞造成扫地机损坏,通过设有的橡胶垫能够对防撞杆进行保护,提高缓冲效果,避免碰撞造成防撞杆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未经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827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头部蚊帐
- 下一篇:一种神经内科触觉感知诊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