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揉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83045.X | 申请日: | 201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51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方亮;易爱军;陆建军;黄毅;范凌;刘立;洪沙;周宇;周明珠;刘顺江;高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中铁宏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7/56 | 分类号: | B29B7/56;B29B7/72;B29B7/58 |
代理公司: | 42231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黄君军 |
地址: | 441047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辊压 框体 多层 格栅 中央传动轴 本实用新型 制备材料 平行 揉搓 方式设置 滑动连接 混合效果 人工手动 传统的 地连接 可转动 胶料 制备 垂直 背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揉胶装置,包括框体架、多层格栅棒、辊压模块和中央传动轴;所述框体架一侧设置有垂直于制备材料的所述多层格栅棒,所述框体架背离所述多层格栅棒的一侧设置有平行于制备材料的所述辊压模块,且所述辊压模块与所述框体架滑动连接;所述中央传动轴以平行于所述辊压模块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多层格栅棒和所述辊压模块之间,且所述中央传动轴的两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框体架底部。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自动揉胶装置,代替了传统的人工手动揉搓工艺,显著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制备效率,且胶料混合效果显著提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材料制备领域,特别是一种自动揉胶装置。
背景技术
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纱线和胶料的混合均匀程度是影响复合材料制备性能的关键,而目前国内纱线和胶料的混合工艺过程主要是采用人工手动揉搓来完成,人工劳动强度高,制备效率低,混合效果差,严重影响了所制备的复合材料性能,因此亟待提出一种机械加工自动揉胶设备来代替传统的人工手动揉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揉胶装置,以解决传统人工手动揉搓工艺制备复合材料中存在的劳动强度高、制备效率低、混合效果差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揉胶装置,包括框体架、多层格栅棒、辊压模块和中央传动轴;框体架一侧设置有垂直于制备材料的多层格栅棒,框体架背离多层格栅棒的一侧设置有平行于制备材料的辊压模块,且辊压模块与框体架滑动连接;中央传动轴以平行于辊压模块的方式设置于多层格栅棒和辊压模块之间,且中央传动轴的两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框体架底部。
其中,框体架包括第一架件、第二架件、第三架件、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三横杆和滑动杆;第一架件为三个支撑杆沿逆时针方向依次垂直连接所形成的C字形结构,第一架件、第二架件和第三架件的结构均相同且平行设置;第一横杆与第一架件所在平面垂直,且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第三横杆的结构均相同且平行设置,通过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第三横杆,将第一架件、第二架件和第三架件中三条边的支撑杆依次垂直连接起来;第一架件上设置有多层格栅棒,且第一架件与多层格栅棒处于同一平面;第二架件的C字形开口处与中央传动轴可转动地连接,且第二架件与中央传动轴处于同一平面;滑动杆设置于第二架件和第三架件之间,滑动杆与中央传动轴平行,且辊压模块与滑动杆滑动连接。
其中,多层格栅棒包含复数层格栅棒,单层格栅棒中每个格栅棒之间均平行排布,各层格栅棒均平行设置,相邻各层格栅棒的排布方向互相垂直,且相邻各层格栅棒之间留有供纱线穿过的空隙。
其中,辊压模块包括辊压组件、压力控制组件和驱动组件;辊压组件于背离制备材料的一侧依次设置有压力控制组件和驱动组件,辊压组件与压力控制组件之间以及压力控制组件与驱动组件之间均固定连接,且驱动组件与框体架滑动连接。
其中,辊压组件包括第一压辊、第二压辊、第一连接肋条、第二连接肋条、连接板、第一柱销组、第二柱销组、第一套筒式连接条和第二套筒式连接条;第一压辊与第二压辊的轴心由第一连接肋条与第二连接肋条平行连接,第一连接肋条与第二连接肋条之间由连接板连接;第一柱销组的两个柱销均垂直于制备材料表面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肋条的两端,第二柱销组的两个柱销均垂直于制备材料表面分别设置在第二连接肋条的两端;第一套筒式连接条的两端活动嵌套于第一柱销组的两个柱销上,且第一套筒式连接条与第一连接肋条相平行,第二套筒式连接条的两端活动嵌套于第二柱销组的两个柱销上,且第二套筒式连接条与第二连接肋条相平行。
其中,压力控制组件包括砝码盘和砝码。
其中,驱动组件包括气缸、传动杆和套杆,气缸经传动杆与套杆连接,且套杆与框体架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情况,本实用新型通过该自动揉胶装置,代替了传统的人工手动揉搓工艺,显著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制备效率,且胶料混合效果显著提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中铁宏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襄阳中铁宏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830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