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散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83881.8 | 申请日: | 201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96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贾明;李劼;蒋良兴;刘芳洋;张凯;顾慧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1;H01M10/6554;H01M10/6567;H01M10/6568;H01M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丁艳侠 |
地址: | 4100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散热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散热领域,具体的公开了一种锂电池散热结构,包括壳体、第一水腔和第二水腔,所述的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盖板,盖板上设置有把手,所述的壳体内部被两个竖直的隔板隔开成三部分,第一水腔、第二水腔和放置腔,第一水腔和第二水腔内设置有翅片,翅片伸出壳体外,第一水腔的底部在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口,出水口的上方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注水口。壳体底部设置有底管,壳体的侧面安装有水泵,水泵通过水管连通第一水腔和第二水腔,水管上设置有阀门,放置腔内设置有若干水平固定板,固定板内设置有若干固定孔。本实用新型优点: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安装方便、稳定性高、可以大大提高锂电池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散热领域,具体是一种锂电池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目前电动车上最常用的电池种类之一,虽然其从1970年诞生至今时间并不算长,但凭借能量密度高、循环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迅速占据了电动汽车电池市场的绝大部分江山。锂电池在使用时会发热,在没有散热系统的情况下,锂电池发热会烧坏其外部保护膜,甚至发生火灾,所以锂电池在使用时需要加设散热结构,但是,市面上常见的锂电池散热结构,由于使用固体导热,其散热效果不是很理想,且安装使用时不够方便。
中国专利(公告号:CN 208028192 U,公告日:2018.10.30)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动力锂电池散热结构,包括上固定板、下固定板、电池座、冷却管和上勾板,所述下固定板设置在上固定板下方,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左侧设置有侧板,侧板上端和上固定板通过铰链连接,侧板下端和下固定板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电池座设置在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电池座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冷却板,电池座中部设置有两个导热板,所述冷却管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冷却板左侧且固定连接,冷却管穿过两导热板,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右端均设置有固定凸台,固定凸台内插设有固定轴,所述上勾板下方设置有下勾板,水进入冷却管,流经两个导热板,能对电池内部进行深度降温,且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冷却板,进一步提升降温效果。但是该结构较为复杂,降温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散热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锂电池散热结构。包括壳体、第一水腔和第二水腔。所述的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盖板,盖板上设置有把手,把手的设置方便盖板的打开与关闭。所述的壳体内部被两个竖直的隔板隔开成三部分,两边的第一水腔、第二水腔和中间的放置腔。第一水腔和第二水腔内盛放用于对锂电池降温的水,放置腔内安装锂电池。所述的第一水腔和第二水腔内设置有翅片,翅片伸出壳体外,翅片的设置便于将壳体内的热量传递到外界环境中。
所述的第一水腔的底部在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上设置有阀门,打开阀门可以将第一水腔内部的水排出。出水口的上方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注水口,注水口上设置有阀门,打开阀门可以通过注水口向第一水腔内注水。一种锂电池散热结构所述的壳体的侧面安装有水泵,水泵通过水管连通第一水腔和第二水腔。在水泵的作用下,第一水腔和第二水腔内的水进行循环流动。所述的水管上设置有阀门,阀门可以控制水管内水流的流动。所述的放置腔内设置有若干水平固定板,固定板内设置有若干固定孔,固定孔内放置锂电池。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壳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壳,外壳将水泵和水管覆盖在内,外壳的设置保护了水泵不受外力损坏。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固定板内开设有连通管,连通管的两端连通第一水腔和第二水腔。通过连通管,第一水腔和第二水腔的水可以循环流动。锂电池产生的热量传递给固定板,再被连通管内流动的水带到第一水腔和第二水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翅片、隔板、固定板均由导热性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导热性材料是由石墨、石墨烯、铝、铝铜合金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838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