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聚油底锅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84219.4 | 申请日: | 201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70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张翼;杨从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苏泊尔炊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27/02 |
代理公司: | 11444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刚;龚敏 |
地址: | 43005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锅体 外侧表面 垫高 凸台 内侧表面 边缘位置 内凹结构 加热源 底锅 底面 平齐 烹饪效果 食物接触 食用油 打转 申请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聚油底锅具。该聚油底锅具包括锅体,锅体具有锅体底部,锅体底部包括用于与食物接触的内侧表面和面向加热源的外侧表面,锅体底部内侧表面的中间位置设置为内凹结构;锅体底部外侧表面的边缘位置设置有垫高凸台;外侧表面的最低点处与垫高凸台的底面平齐,或者外侧表面的最低点处位于垫高凸台的底面的上方。本申请中,锅体底部内侧表面的中间位置为内凹结构,食用油能聚集在锅体底部的中间位置,烹饪效果佳。锅体底部外侧表面的边缘位置设置有垫高凸台。外侧表面的最低点处与垫高凸台的底面平齐,或者外侧表面的最低点处位于垫高凸台的底面的上方,避免仅锅体底部的中间位置与加热源接触发生打转现象。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炊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油底锅具。
【背景技术】
锅具包括锅体,锅体的底部具有分别位于其两侧的内侧表面和外侧表面。锅体底部的外侧表面面向加热源,能被加热源加热升温。锅体底部的内侧表面用于与食物接触。
现有锅体底部的内侧表面设有凹陷的第一弧形面,能够将油聚集在锅体的第一弧形面。锅体底部的外侧表面设置有凸起的第二弧形面,第二弧形面会与加热源直接接触,导致锅具不能稳定地放置在加热源上实现加热,烹饪效果不佳。
【申请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聚油底锅具,有利于获得较佳的烹饪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聚油底锅具。该聚油底锅具包括锅体,所述锅体具有锅体底部,所述锅体底部包括用于与食物接触的内侧表面和面向加热源的外侧表面,
所述锅体底部内侧表面的中间位置设置为内凹结构;
所述锅体底部外侧表面的边缘位置设置有垫高凸台;
所述外侧表面的最低点处与所述垫高凸台的底面平齐,或者所述外侧表面的最低点处位于所述垫高凸台的底面的上方。
可选地,所述锅体底部厚度均匀设置,所述内侧表面的中间位置形成弯向所述锅体底部的底面的内凹结构,所述外侧表面的中间位置形成弯向所述锅体底部的底面的凸起段;
所述垫高凸台设置在所述外侧表面位于所述凸起段的外围的边沿处;
所述凸起段的最低点处与所述垫高凸台的底面平齐,或者所述凸起段的最低点处位于所述垫高凸台的底面的上方。
可选地,所述锅体底部的厚度不均匀,所述锅体底部中间位置的厚度小于所述锅体底部边缘位置的厚度,所述锅体底部的所述外侧表面为平面。
可选地,所述内凹结构设置为弧形结构,且所述弧形结构圆滑过渡地连接所述内侧表面。
可选地,所述垫高凸台为环形,且所述垫高凸台沿所述外侧表面的周向设置一圈。
可选地,所述垫高凸台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垫高凸台沿所述外侧表面的周向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垫高凸台为沿所述外侧表面的周向延伸设置的条形。
可选地,所述垫高凸台与所述锅体一体成型。
可选地,所述垫高凸台固定安装在所述锅体上。
可选地,还包括:导磁层,导磁层设置于所述锅体底部。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中,锅体底部内侧表面的中间位置为内凹结构,锅具内的食用油能聚集在锅体底部的中间位置,不会向锅体底部内侧表面的边缘位置散开,烹饪效果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苏泊尔炊具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苏泊尔炊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842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