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变电站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85357.4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452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万信书;吴强;林道鸿;梁钰;刘红岩;林明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陈欢 |
地址: | 570100 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作站计算机 后台服务器 保护设备 测控设备 数据通信 以太网 智能变电站 管理系统 系统实现 监控和数据采集 间隔一次设备 本实用新型 变电站设备 一体化集成 以太网连接 运行可靠性 间隔设备 一次设备 远程操作 站内设备 间通信 标准化 数字化 光缆 电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变电站管理系统,包括间隔一次设备、MU设备、保护设备、测控设备、IED设备、若干台工作站计算机以及后台服务器,所述间隔设备通过光缆与MU设备进行数据通信,所述MU设备通过以太网分别与保护设备、测控设备、IED设备进行数据通信,所述保护设备、测控设备、IED设备通过以太网与工作站计算机进行数据通信,工作站计算机通过以太网连接后台服务器,本系统实现了站内设备间通信的数字化和标准化,工作站计算机、后台服务器通过以太网可以实现对站内各类一次设备、IED设备的远程操作、监控和数据采集,本系统实现了对当前变电站设备的一体化集成,有助于提高电网运行可靠性及经济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变电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变电站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量以及需求量持续增长,所带来的环境保护问题日益严峻,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实时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关注的焦点问题,更成为电力工业实现转型的核心驱动力,在此背景下,智能电网成为全球电力工业的共同目标,而智能变电站是建设智能电网的关键环节之一,是智能电网最为重要的基础运行参量采集点和管控执行点,建设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的智能变电站对于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总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鉴以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变电站管理系统,以至少解决以上问题。
一种智能变电站管理系统,包括间隔设备、MU设备、保护设备、测控设备、IED设备、若干台工作站计算机以及后台服务器,所述间隔设备通过光缆与MU设备进行数据通信,所述MU设备通过以太网分别与保护设备、测控设备、IED设备进行数据通信,所述保护设备、测控设备、IED设备通过以太网与工作站计算机进行数据通信,工作站计算机通过以太网连接后台服务器。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GPS卫星同步时钟,所述GPS卫星同步时钟通过以太网分别连接保护设备、测控设备、IED设备以及工作站计算机。
进一步的,所述间隔设备包括电子式互感器以及智能一次设备,所述电子式互感器、智能一次设备分别通过光缆与MU设备进行数据通信。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一次设备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变压器、接触器、输电线路。
进一步的,所述IED设备包括智能终端、局部放电监测仪、变压器温度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设备、测控设备、IED设备基于MMS协议与工作站计算机进行数据通信。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设备、测控设备、IED设备均设有两个GOOSE以太网光纤接口,所述GOOSE以太网光纤接口同时接入以太网与MU设备进行通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智能变电站管理系统,一次设备、保护测控装置与工作站计算机之间采用光电数字信号和光纤通信取代传统的模拟信号和控制电缆,实现了站内设备间通信的数字化和标准化,工作站计算机、后台服务器通过以太网可以实现对站内各类一次设备、IED设备的远程操作、监控,本系统实现了对当前变电站设备的一体化集成,有助于提高电网运行可靠性及经济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电子式互感器,2是智能一次设备,3是MU设备,4是保护设备,5是测控设备,6是IED设备,7是工作站计算机,8是GPS卫星同步时钟,9是后台服务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853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配电自动化终端
- 下一篇:一种便携变电运维终端电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