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氢离子和正负氧离子协同作用的空气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85792.7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28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江涛;江沛芸;余发官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麦立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16 | 分类号: | F24F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科创区创新中心***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氢离子 正负 离子 协同 作用 空气净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氢离子和正负氧离子协同作用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盒、设置在所述电源盒上的光氢离子发生器和正负氧离子发生器,所述光氢离子发生器包括具有中空结构的第一柱体、套设在所述第一柱体内的第二柱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柱体内的UV紫光灯,所述第一柱体附着有石墨烯,所述第二柱体附着有纳米二氧化钛。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光氢离子和正负氧离子协同作用的空气净化装置,可安装于新风管道或独立带有吹风机的机壳中,将产生的氢氧羟基、过氧化氢、氧离子和非平衡的正负氧离子、微量臭氧注入净化空间,具有主动性且不留死角净化空气,尤其是除臭除味功效显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氢离子和正负氧离子协同作用的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室内空气净化产品不能实现光氢离子和正负氧离子协同作用,现有的产品结构不合理,对室内空气的净化作用不强。现有产品采用的是微孔陶瓷或不锈钢板孔网涂覆纳米二氧化钛,其缺陷是微孔陶瓷造价高、易碎,不锈钢板网表面纳米二氧化钛附着量少、容易脱落,附着氮氧化物快,一旦氮氧化物附着即失去净化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氢离子和正负氧离子协同作用的空气净化装置,目的是克服现有的吸附、过滤、静电、光催化等被动过风式空气净化技术以及单一使用光氢离子或正负氧离子净化室内空气功效差,更新维护频繁、成本高等弊端。
一种光氢离子和正负氧离子协同作用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盒、设置在所述电源盒上的光氢离子发生器和正负氧离子发生器,
所述光氢离子发生器包括具有中空结构的第一柱体、套设在所述第一柱体内的第二柱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柱体内的UV紫光灯,
所述第一柱体附着有石墨烯,所述第二柱体附着有纳米二氧化钛。
可选的,所述正负氧离子发生器包括硼硅玻璃管,所述硼硅玻璃管的内外侧均设置有金属电极,所述硼硅玻璃管的内壁涂覆有石墨烯。
可选的,所述UV紫光灯与所述第二柱体间留有间隙。
可选的,所述UV紫光灯为波长185nm的冷阴极UV紫光灯。
可选的,所述UV紫光灯为波长254nm的冷阴极UV紫光灯。
可选的,所述第二柱体与所述第一柱体之间留有间隙。
可选的,所述电源盒具有方形结构,所述光氢离子发生器和所述正负氧离子发生器垂直设置在所述电源盒的上方。
可选的,所述第一柱体、所述第二柱体和所述UV紫光灯同轴设置。
可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氢离子和正负氧离子协同作用的空气净化装置安装在中央新风管道中或独立带有风机的机壳中。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光氢离子和正负氧离子协同作用的空气净化装置,可安装于新风管道或独立带有吹风机的机壳中,将产生的氢氧羟基、过氧化氢、氧离子和非平衡的正负氧离子、微量臭氧注入净化空间,具有主动性且不留死角净化空气,尤其是除臭除味功效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光氢离子和正负氧离子协同作用的空气净化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第一柱体;2、第二柱体;3、UV紫光灯;4、正负氧离子发生器;5、电源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麦立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麦立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857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