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底锅具和使用其的烹饪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86497.3 | 申请日: | 201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30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吴慧民;邢凤雷;许智波;姚亮;王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6/02 | 分类号: | A47J36/02;A47J27/00;B23K31/02;B23K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佟林松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底锅具 使用 烹饪 器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底锅具和使用该复合底锅具的烹饪器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复合底锅具,包括:锅体,具有内壁和外壁;以及锅体内壁和/或外壁的渗透防锈层;其中,锅体的底部具有多层结构,多层结构包括至少一层铜钎料层,铜钎料层与其相邻层连接。因此能够实现复合底锅具的渗透防锈处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渗透防锈处理时铝会由于高温而发生软化变形、使复合底无法牢固连接的问题。另外使用铜钎料层进行固定连接,可以明显降低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并提高了铜钎料层与相邻层的结合强度,有利于提升导热速度,从而提升锅具的导热性能,并可以减少油烟的产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底锅具和使用该复合底锅具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不锈精铁锅具主要为单层铁板或钢板制成,然后通过渗透防锈处理(例如渗氮处理等)的方式进行防锈处理,这种锅具由于是单层较薄而且导热性能较差的铁质或钢质材料制成,因此存在导热不均匀、加热后容易变形以及容易产生油烟等问题,产品品质较低,用户体验较差。参考其它材质锅具的技术,可以通过锅具复底的方式来解决以上问题,例如通过压力焊将复底片和作为夹层的铝复合在锅体底部,以此加厚锅底、改善锅底蓄热性能,减少油烟的产生。然而,目前行业内仍未有此类复合底铁锅产品出现,最大的技术瓶颈在于还没有找到一个有效解决复底铁锅渗透防锈处理(例如渗氮处理等)问题的技术方案:例如普通的渗氮处理为了获得良好的防锈层,其处理温度通常超过500℃,这时复底夹层金属(通常为铝合金,熔点660℃)容易软化或熔化,使复底片与锅体无法牢固地结合,而当把渗氮处理温度降低到500℃以下时,渗氮处理所需的时间很长(通常需要超过10小时),得到的防锈层较薄,不仅制造周期过长、成本过高,而且防锈效果也很差,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复合底锅具和使用该复合底锅具的烹饪器具。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底锅具,包括:
锅体,具有内壁和外壁;以及
锅体内壁和/或外壁的渗透防锈层;
其中,锅体的底部具有多层结构,多层结构包括至少一层铜钎料层,所述铜钎料层与其相邻层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多层结构包括至少一层均热层,至少一层的均热层的至少部分与相邻层之间通过铜钎料层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铜钎料层与与其连接的相邻层之间形成扩散过渡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扩散过渡层的界面形貌为锯齿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铜钎料层的厚度为0.1mm~2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多层结构包括锅体层和至少一层复底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多层结构依次包括锅体层、第一铜钎料层、第一复底层、第二铜钎料层和第二复底层,第一复底层通过第一铜钎料层与锅体层连接,第一复底层和第二复底层通过第二铜钎料层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复底层的高度不小于25mm,且不大于复合底锅具的总高度的一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渗透防锈层为渗氮层或碳氮共渗层;铜钎料层包括纯铜钎料或铜合金钎料。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复合底锅具。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864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膝关节风湿治疗腿部支撑装置
- 下一篇:固废填埋场渗滤液蒸发结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