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快速出坯热送直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86597.6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35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余军;万茂军;邹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连铸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46 | 分类号: | B21B1/46;B21B39/02;B21B39/10;B21B38/00 |
代理公司: | 42220 武汉帅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必武;王玉 |
地址: | 43007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辊道 铸坯 轧辊 输送辊道 爬坡 热送 位置检测装置 温度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 轧机中心线 保温装置 能源消耗 温度损失 运行路线 连铸机 标高 重合 换向 流铸 衔接 节约 改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动快速出坯热送直轧系统,特别适用于针对现有的多流数铸坯系统的改造,包括依次分布的输送辊道一~输送辊道三、直送区域辊道和剃坯装置,还包括二组铸坯位置检测装置和至少三组温度检测装置,直送区域辊道包括汇集辊道、爬坡辊道和直轧辊道,汇集辊道用于将连铸机快速输送的多流铸坯进行汇集换向,最终运行路线同轧机中心线重合,再通过爬坡辊道提升至设定标高,直轧辊道用于衔接前后辊道及剃走不合格铸坯。采用本自动化生产出坯系统,同时,通过使用保温装置、提高铸坯热送速度等措施,可有效避免铸坯温度损失,极大节约了能源消耗,产生极高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快速出坯热送直轧系统,属冶金行业冶金连铸直接轧制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连铸坯直接轧制是指经切割后的钢坯在采取一定的措施后,不经加热炉升温,直接由连铸机热装热送至轧钢车间的一种工艺措施。随着冶金行业中连铸技术的发展,长型材铸坯直接轧制工艺是钢铁冶金中节能增效的有效手段之一,连铸坯直接轧制工艺的实施,说明炼钢——连铸——轧钢工艺流程已达到整体化、集中化水准。
现有的小方坯连铸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流数多,轧钢厂房距离及布局受到限制,如何将这些小方坯连铸机同轧机进行合理匹配,以利于直接轧制,已经成为此工艺中重点考虑的问题;同时,轧制机组轧制铸坯温度通常需保持在900℃以上,而小方坯连铸机距离轧制机组较远,如何有效提高铸坯热送速度,如何有效降低输送中的温度损失,也成为此工艺中值得考虑的问题;另一方面,现有小方坯连铸机因流数多,出坯多依靠操作工人手动,如何有效的降低人工、提高效率,实现自动热装热送,亦成为此工艺措施中重点关注的地方。
综上所述,现有的小方坯连铸机同轧机进行合理匹配,以利于直接轧制,并无很成功的参考案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设计一种自动快速出坯热送直轧系统,对铸坯热送进行实时自动跟踪控制,采取必要措施有效降低输送过程中的热损耗,实现铸坯的自动快速出坯直接轧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快速出坯热送直轧系统,包括:输送辊道一(1)、输送辊道二(2)、铸坯位置检测装置一(3)、输送辊道三(4)、铸坯位置检测装置二(5)、出坯辊道(6)、升降挡板(7)、直送区域辊道、剃坯装置(11),还包括温度检测装置;
所述输送辊道一(1)位于快速出坯热送直轧系统最前端,铸坯经切割后随即进入输送辊道一(1)中热送,输送辊道一(1)中采用的辊子装配结构为短辊,输送辊道一(1)的传动形式为集中传动,铸坯运行速度通过变频器控制;
所述输送辊道二(2)位于输送辊道一(1)的后部,输送辊道二(2)的辊子装配全部设置为长辊装配(14),四流铸坯共用一组,输送辊道二(2)的辊道梁顶部设置有活动保温罩一(15),输送辊道二(2)的传动形式设置为链轮链条传动(13),且驱动链轮链条传动(13)的减速电机(12)设置为变频控制;
所述输送辊道三(4)位于输送辊道二(2)的后部,输送辊道三(4)的辊子装配结构为短辊,输送辊道三(4)的辊道梁顶部也是带活动保温罩一(15),输送辊道三(4)的传动形式为集中传动,铸坯运行速度通过变频器控制;
所述铸坯位置检测装置一(3)设置在输送辊道二(2)末端的上部,所述铸坯位置检测装置二(5)设置在输送辊道三(4)末端的上部;铸坯位置检测装置一(3)和铸坯位置检测装置二(5)的内部均设置有为各流铸坯单独布置的位置检测传感器(16),所述位置检测传感器(16)用于判断铸坯的实时位置,并通过自动化程序分析处理装置对铸坯进行分析和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连铸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冶南方连铸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865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