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框架式防前倾支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87175.0 | 申请日: | 201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84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楚鹏飞;朱钧;陆寅啸;周泽世;马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3/00 | 分类号: | A61H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8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框架 前倾 | ||
本实用新型一种框架式防前倾支具,包括依次连接的小腿固定架、主支架以及足部框架;所述小腿固定架通过绑带与小腿固定;所述足部框架设置在鞋子的外表面;所述主支架包括两组支架,每组支架均包括连杆部、弯曲部以及连接支撑杆的主支架连接块;所述小腿固定架与所述连杆部连接,所述足部框架与所述弯曲部连接。本实用新型框架式防前倾支具,具有框架式结构的安装于鞋子外表面的防前倾助行器;避免了较长周期的个性化适配,使能够通过快速地穿戴在穿戴者自选的鞋具外部的助行器改善患者由于腿部不稳导致的前倾症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矫形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框架式防前倾支具。
背景技术
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股四头肌功能受损,会引起腿部力量缺失,从而在步行中发生身体前倾,失稳的现象。为了使病人恢复正常和舒适的步态,除了手术治疗方法以外,还可以通过穿戴防前倾支具的保守治疗方法来解决。但是目前国内防前倾的矫形器具的种类较少,保守治疗方法较为单一。
现有的针对人股四头肌无力导致前倾的支具在国内主要为手术后病人的康复训练适配制作。这种适配定制往往具有较长的制作周期,并且由于支具和穿戴者的肢体直接接触,可能会引起穿戴的不舒适;或者难以满足病人行走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具有框架式结构的安装于鞋子外表面的防前倾助行器;避免了较长周期的个性化适配,使能够通过快速地穿戴在穿戴者自选的鞋具外部的助行器改善患者由于腿部不稳导致的前倾症状;避免了助行器与穿戴者肢体在腿部的直接接触,提高了穿戴舒适性;框架具有前向开放式结构特点,便于在已穿鞋状态下从后侧向前侧一次性穿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框架式防前倾支具,包括依次连接的小腿固定架、主支架以及足部框架;所述小腿固定架通过绑带与小腿固定;所述足部框架设置在鞋子的外表面;所述主支架包括两组支架,每组支架均包括连杆部、弯曲部以及连接支撑杆的主支架连接块;所述小腿固定架与所述连杆部连接,所述足部框架与所述弯曲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小腿固定架连接于所述连杆部的前侧。
进一步的,所述足部框架包含尾部框架和头部框架;所述弯曲部、尾部框架和头部框架通过连接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头部框架包括关于鞋子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的第一头部框架和第二头部框架,所述第一头部框架的一端和第二头部框架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块连接于所述尾部框架,所述第一头部框架的另一端和第二头部框架的另一端均可拆卸的连接于鞋面锁紧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头部框架和第二头部框架上还连接有卡合连接件。
进一步的,所述弯曲部呈“之”字形状态,所述弯曲部分为左右两个对称的支撑结构: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
进一步的,在由所述弯曲部上端向下端的延伸方向上,所述两个分支之间的间距跟据人体小腿形状递减。
进一步的,所述弯曲部下端的切向与所述小腿固定架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小腿固定架与所述连杆部通过孔洞卡合,并通过螺栓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头部框架和尾部框架上均设有安装垫块的安装位。
本实用新型框架式防前倾支具,具有框架式结构的安装于鞋子外表面的防前倾助行器;避免了较长周期的个性化适配,使能够通过快速地穿戴在穿戴者自选的鞋具外部的助行器改善患者由于腿部不稳导致的前倾症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框架式防前倾支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框架式防前倾支具的足部框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871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循环过滤式烟气脱硫装置
- 下一篇:伤口愈合用敷料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