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含硅电池正极材料混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88244.X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683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埃登达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5/02 | 分类号: | B01F15/02;B01F11/00;B01F15/00 |
代理公司: | 44523 广州越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杨艳珊;陈岑 |
地址: | 31310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托盘 正极材料 导向杆 硅电池 滑套 混合装置 磁铁 滑轨 铰接 内壁 上移 间歇驱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 电池加工 滑动安装 混合效果 混合效率 活动穿过 转轴连接 复合材料 固定板 固定臂 排斥力 输出端 下表面 支撑件 倒出 底端 转轴 倾倒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含硅电池正极材料混合装置,涉及电池加工技术领域,该含硅电池正极材料混合装置包括壳体,间歇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转轴连接,所述壳体的内部上侧设有托盘,托盘的一端与连接在壳体上的支撑件铰接,托盘的下表面连接有滑轨,滑轨上滑动安装有滑套,滑套上铰接有导向杆,导向杆活动穿过连接在壳体上的固定板,导向杆的底端连接有第一磁铁,所述转轴上连接有固定臂;由于排斥力使第一磁铁迅速上移,导向杆带着滑套上移,从容使托盘迅速的倾斜倒出含硅电池正极材料并撞击壳体的内壁,使含硅电池正极材料在被倾倒的过程和撞击壳体的内壁的过程,使复合材料之间混合更加均匀,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混合效率和混合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含硅电池正极材料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大、工作电压高、循环寿命长、自放电率低、无记忆效应以及环境友好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领域。而作为正极材料的物质也在不断的扩展,作为锂离子电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制约着锂离子电池的大规模推广应用。
在对含硅电池正极材料进行加工时,需要使用到混合装置,由于含硅电池正极材料浓度较大,因此现有的通用型混合装置对于含硅电池正极材料的混合效果不理想,并且混合效率也不高,因此需要对此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含硅电池正极材料混合装置,解决了由于含硅电池正极材料浓度较大,因此现有的通用型混合装置对于含硅电池正极材料的混合效果不理想,并且混合效率也不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含硅电池正极材料混合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转轴、安装在转轴上的搅拌桨和安装在壳体上的间歇驱动机构,间歇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转轴连接,所述壳体的内部上侧设有托盘,托盘的一端与连接在壳体上的支撑件铰接,托盘的下表面连接有滑轨,滑轨上滑动安装有滑套,滑套上铰接有导向杆,导向杆活动穿过连接在壳体上的固定板,导向杆的底端连接有第一磁铁,所述转轴上连接有固定臂,固定臂上连接有与第一磁铁磁极排斥设置的第二磁铁,第二磁铁围绕转轴转动时与第一磁铁具有重合位置,所述壳体的侧壁安装有螺旋输送机,螺旋输送机的进料管与壳体的内部下侧接通,螺旋输送机的出料管延伸至壳体的内部且位于托盘的正上方。
所述间歇驱动机构包括连接在壳体上的安装箱,安装箱内设有外槽轮机构,电机的输出端与外槽轮机构的输入端连接,外槽轮机构的输出端与转轴连接。
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均为钕铁硼磁铁。
所述固定板上连接有立梁,立梁的顶端连接有用于限位托盘下移的支撑板。
所述滑轨的两端成型有限位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位于壳体内部下侧的含硅电池正极材料通过螺旋输送机的作用,使螺旋输送机最终通过出料管重新进入到壳体的内部上侧,并将出料管喷出的含硅电池正极材料落在托盘上;转轴的间歇转动带着第二磁铁间歇转动,当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位置重合后,由于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磁极排斥设置,则由于排斥力使第一磁铁迅速上移,导向杆带着滑套上移,从容使托盘迅速的倾斜倒出含硅电池正极材料并撞击壳体的内壁,使含硅电池正极材料在被倾倒的过程和撞击壳体的内壁的过程,使复合材料之间混合更加均匀,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混合效率和混合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错开位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重合位置的主视图。
图3为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埃登达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埃登达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882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色纺纱生产用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纤维投料机的打散装置以及纤维投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