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测量现浇混凝土厚度的厚度测量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88366.9 | 申请日: | 201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36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马小军;胡跃军;蒋守高;聂绍禄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龙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6 | 分类号: | G01B5/06 |
代理公司: | 44293 佛山市名诚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卢志文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杆 滑筒 锁定件 厚度测量工具 混凝土表面 上下滑动 测量 刻度计 锁孔 混凝土施工过程 读取 本实用新型 混凝土模块 现浇混凝土 手柄 按压手柄 顶部设置 螺纹连接 上端位置 塑性阶段 滑筒套 侧壁 底端 杆身 伸入 锁紧 下端 混凝土 相抵 观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测量现浇混凝土厚度的厚度测量工具,包括插杆、滑筒和锁定件,所述插杆的顶部设置有手柄,插杆的杆身设置有刻度计,插杆的底部设置有水平面,所述滑筒套置在插杆上,滑筒可沿插杆上下滑动,滑筒侧壁开有锁孔,所述锁定件伸入锁孔内并与滑筒螺纹连接,所述锁定件与插杆相抵时,锁定件将滑筒和锁定件锁紧。所述混凝土施工过程处于塑性阶段时,用户将厚度测量工具坐于混凝土表面,然后按压手柄,直至插杆的底端抵靠在混凝土模块的底面上,由于滑筒可沿插杆上下滑动,直至滑筒下端抵靠混凝土表面,此时用户观察刻度计,读取滑筒上端位置对应的刻度数值即可测出混凝土的厚度,测量速度快,花费工人少,测量方便,准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工具,特别涉及用于测量现浇混凝土厚度的厚度测量工具。
背景技术
现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对成型凝固后混凝土楼板的控制标准为:+10mm、-5mm。稍有控制不严,混凝土楼板的厚度便超出了此标准,影响了结构的安全性。楼板混凝土厚度的控制一直是现场混凝土施工管理的难点,因为施工现场为露天作业,混凝土浇筑现场检测条件恶劣,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检查检测具有严格的时效性,如果不进行及时测量,则混凝土凝固后即便测量出混凝土的厚度偏差,无法进行混凝土厚度的调整。于是采用简便、适用的测量现浇混凝土楼板的厚度是控制混凝土楼板厚度的关键管理工作。
目前,普遍的混凝土厚度检测方法以及缺点如下:
依赖于底模板表面标高的准确性,如底模板表面标高偏差大,则测量的现浇楼板混凝土的厚度数据不准确;
(1)依赖于测量钢筋上的标高标志点的准确性,如测设的标高标志点的标高偏差大,则测量的现浇楼板混凝土的厚度数据不准确。
(2)基于细线拉紧拉直,如两根竖向钢筋间距较大、现场施工工作面风力较大,细线的中间部位会下坠或变形,细线并不为一条水平直线,测量出来的误差较大;
(3)有些现浇楼板的板面以上没有可借助于测试标高标志点的露出的竖向钢筋(如屋面、地下室顶面),需要临时增加焊接竖向钢筋,混凝土施工完成后此部分的临时钢筋又要割除。增加了施工工序及费用;
(4)测量一般为2人以上配合操作,两人拉细线分别绑在两根钢筋上,然后由1~2人测量,花费的人工较多;
(5)由于只能测量的细线正下部的混凝土表面标高,对于不能拉线的部位的混凝土则无法采用此方法测量;
(6)采用激光水平仪代替拉细线测量,但因浇筑混凝土的施工现场环境较差,激光水平仪易污染,易被碰撞损坏,遇到雨雪天气仪器需要进行特别的保护,否则不能测量,仪器架设在现浇楼板的板面,由于模板及其下部的支架为临时结构,采用泵送浇筑混凝土有晃动,影响了激光水平线的测量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测量容易,准确性高的一种用于测量现浇混凝土厚度的厚度测量工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测量现浇混凝土厚度的厚度测量工具,包括插杆、滑筒和锁定件,所述插杆的顶部设置有手柄,插杆的杆身设置有刻度计,插杆的底部设置有水平面,所述滑筒套置在插杆上,滑筒可沿插杆上下滑动,滑筒侧壁开有锁孔,所述锁定件伸入锁孔内并与滑筒螺纹连接,所述锁定件与插杆相抵时,锁定件将滑筒和锁定件锁紧。所述混凝土施工过程处于塑性阶段时,用户将厚度测量工具坐于混凝土表面,然后按压手柄,直至插杆的底端抵靠在混凝土模块的底面上,由于滑筒可沿插杆上下滑动,直至滑筒下端抵靠混凝土表面,此时用户观察刻度计,读取滑筒上端位置对应的刻度数值即可测出混凝土的厚度,测量速度快,花费工人少,测量方便,测量数据准确,而且滑筒和插杆之间可以通过锁定件锁定厚度值,此时将厚度测量工具坐于混凝土表面,即可测出混凝土厚度与预设厚度值是否一致,测量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龙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龙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883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