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尾气浓度变化的自动吸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89376.4 | 申请日: | 2019-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21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佘林源;徐思红;张焱焱;项翔;刘燕琴;廖秋实;李伟;徐春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 |
代理公司: | 42103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2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气阀门 吸附 排空器 阻火 机组 尾气 浓度检测器 浓度变化 排气阀门 自动吸附 连通 设备及控制系统 装置及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 保证装置 程序控制 处理设备 达标排放 进气流量 控制系统 前提条件 设备稳定 升级改造 提升装置 污染因子 吸附装置 自动匹配 上端 工艺流程 连接管 进气 连管 下端 排气 串联 污染物 安全生产 | ||
一种适用于尾气浓度变化的自动吸附系统包括多个并例的吸附机组及串联在所述吸附机组的阻火排空器;每个所述的吸附机组上端通过分别通过一个排气阀门与阻火排空器连通;每个所述的吸附机组下端通过分别通过一个进气阀门与进气阀门连通;在所述排气阀门与所述阻火排空器之间的连接管上设有排气浓度检测器;在所述进气阀门与进气阀门之间的连管上设有进气浓度检测器。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适用于尾气浓度变化的自动吸附装置及控制系统,可对传统吸附装置的设备及控制系统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提升装置处理设备及控制系统与污染物进气流量和污染因子浓度自动匹配,保证装置在尾气达标排放的前提条件下,在工艺流程、程序控制、设备稳定运行及安全生产等方面具备优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化工或其它行业生产中产生的尾气(废气)进行吸附处理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对有机/无机化工装置生产工序排放的或者无组织排放的废气进行集中处理,特别针对进入处理装置的尾气气量或(和)浓度有变化的气源,可实现废气吸附处理程序和设备运行的自动控制,经处理后的气体可达标排放。
背景技术
采用吸附方式对废气进行回收或处理,是目前比较常用和有效的气体处理手段。采用吸附方式处理气体一般包含气体吸附和再生(脱附、干燥)等程序,常见的吸附材料有活性碳纤维(颗粒)或其它多孔介质,脱附过程一般采用蒸汽进行反吹结合冷凝器进行气体组分的回收,干燥过程可采用常温或加热后的空气 (氮气)等。
现有的尾气吸附装置基本都是针对确定的气体流量和浓度进行设计,一旦设计完成就属定型设备,只能针对特定的气量和浓度的尾气进行处理,如果尾气的流量或浓度发生变化就有可能导致最终排放的尾气无法达到环保要求。比如化工生产中尾气产生的工序发生异常状况或者废气总管上有多股气体来源,可能会导致尾气在短时间气量骤增或者其中有机物含量大幅增加,传统的吸附装置只能通过固定程序延长吸附时间或者紧急放空进行处理,其结果往往造成尾气超标排放,污染周边环境且带来一定的安全风险。
因此,针对传统的工艺流程及阀门运行状态等程序固定的尾气吸附系统存在的问题,采用一种能够在不同的进气气源条件下,实现工艺阀门、流程及控制系统自动匹配的全新的尾气吸附装置,不仅能提升装置的环保水平和自动化控制水平,而且在安全生产可靠性方面具有更强有力的保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尾气吸附装置和控制系统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适用于尾气浓度变化的自动吸附装置及控制系统,可对传统吸附装置的设备及控制系统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提升装置处理设备及控制系统与污染物进气流量和污染因子浓度自动匹配,保证装置在尾气达标排放的前提条件下,在工艺流程、程序控制、设备稳定运行及安全生产等方面具备优势。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适用于尾气浓度变化的自动吸附装置及系统包括多个并例的吸附机组及串联在所述吸附机组的阻火排空器;
每个所述的吸附机组上端通过分别通过一个排气阀门与阻火排空器连通;
每个所述的吸附机组下端通过分别通过一个进气阀门与进气阀门连通;
在所述排气阀门与所述阻火排空器之间的连接管上设有排气浓度检测器;
在所述进气阀门与进气阀门之间的连管上设有进气浓度检测器。
进一步讲,在所述进气阀门与所述吸附机组之间设有下支管;
各所述下支管上设有第一串联进气阀门。
进一步讲,所述的吸附机组内填活性炭颗粒或者活性碳纤维等适用于吸附气态物质的多孔材料。
进一步进,所述排气阀门和所述吸附机组之间管路上设置有上支管,各上支管上设置有二级串联阀门;
所述上支管与下支管通过三级串联阀门与总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893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移动式活性炭吸附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有机废气应急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