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坝溢流面射流控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89435.8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228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苏琨;王卿;彭依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7/02 | 分类号: | E02B7/02;E02B8/06 |
代理公司: | 32344 苏州拓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马鸿杰<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6505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溢流面 分流面 内坡面 坝基 外坡面 偏流 本实用新型 缓冲槽 支撑脚 射流控制 高坝 溢流 穿过 分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坝溢流面射流控制结构,包括溢流面、外坡面、内坡面、分流面和坝基,所述溢流面设置在坝基右侧,溢流面中部右设置有分流面,分流面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偏流块,分流面底部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支撑脚,支撑脚穿过溢流面插设在坝基内,偏流块两两之间设置有空腔,所述溢流面包括外坡面和内坡面,所述内坡面上设置有若干个缓冲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溢流面上设置有分流面,能将水流分成两股,分别控制;溢流面内分有外坡面和内坡面,落到外坡面上的水流最终落到偏流块上,并与分流面分出的水流发生碰撞,从而起到卸能的作用;内坡面内设置有若干个缓冲槽,同样能起到卸能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溢流面结构,具体是一种高坝溢流面射流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河流开发,利用水能的技术逐渐成熟,我国许多地方都建设有大型水坝,溢流坝,坝顶可泄洪,亦称滚水坝,溢流坝一般由混凝土或浆砌石筑成,按坝型有溢流重力坝、溢流拱坝、溢流支墩坝和溢流土石坝。
溢流坝泄洪时,具有窄河谷、高水头、大泄量等特点,水流落下后难以消能,对岸坡冲刷严重。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高坝溢流面射流控制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坝溢流面射流控制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坝溢流面射流控制结构,包括溢流面、外坡面、内坡面、分流面和坝基,所述溢流面设置在坝基右侧,溢流面中部右设置有分流面,所述分流面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偏流块,分流面底部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支撑脚,支撑脚穿过溢流面插设在坝基内,偏流块两两之间设置有空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溢流面包括外坡面和内坡面,外坡面与内坡面交错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坡面上设置有若干个缓冲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溢流面与坝基连接处设置有若干个加固筋,溢流面右端设置有加固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流面顶部设置有若干个泄势坎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溢流面上设置有分流面,能将水流分成两股,分别控制;
2、溢流面内分有外坡面和内坡面,落到外坡面上的水流最终落到偏流块上,并与分流面分出的水流发生碰撞,从而起到卸能的作用;
3、内坡面内设置有若干个缓冲槽,同样能起到卸能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高坝溢流面射流控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高坝溢流面射流控制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一种高坝溢流面射流控制结构中分流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溢流面;2、外坡面;3、内坡面;4、缓冲槽;5、分流面;6、泄势坎面;7、坝基;8、空腔;9、加固筋;10、加固块;11、偏流块;12、支撑脚。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高坝溢流面射流控制结构,包括溢流面1、外坡面2、内坡面3、分流面5和坝基7,溢流面1设置在坝基7右侧,溢流面1中部右设置有分流面5,分流面5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偏流块11,分流面5底部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支撑脚12,支撑脚12穿过溢流面1插设在坝基7内,偏流块11两两之间设置有空腔8。
溢流面1包括外坡面2和内坡面3,外坡面2与内坡面3交错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894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的大坝模板承力支架
- 下一篇:一种抗震拱坝支撑大梁模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