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土建工程用混凝土组合地基柱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90396.3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36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陈炳奎;吴加松;谢贤常;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和海建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2 | 分类号: | E01D19/02;E01C11/26 |
代理公司: | 44248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谢肖雄 |
地址: | 316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柱体 固定管套 限位凸起 组合地基 固定槽 泥浆 凸起 地基 混凝土 钢筋 本实用新型 一体式连接 土建工程 组合固定 导流槽 集热套 吸热板 填充 组装 贯穿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土建工程用混凝土组合地基柱,包括第一柱体和黑色集热套以及固定吸热板,所述第一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连接有固定管套,且所述第一柱体的顶部连接有第二柱体,所述固定管套贯穿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的内侧,所述第二柱体的底部开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的一侧开设有导流槽,且所述第一柱体的顶部一体式连接有限位凸起,所述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的内侧均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侧填充有泥浆,所述泥浆的内侧固定有钢筋;通过设计安装了位于第一柱体内侧的钢筋和顶部的限位凸起等,可在实现地基柱的组合固定的同时,增加两个地基柱之间的稳定性,且该混凝土组合地基柱施工组装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建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土建工程用混凝土组合地基柱。
背景技术
地基柱:基棒组成外层里层的柱状成分,附着于内层之上,或支撑盖层,或支撑柱状头。
现有的混凝土组合地基柱,由于结构单一,在长时间使用后,地基柱与地基柱的连接部位可能出现间隙或者裂缝,造成连接下降的问题,且现有的混凝土组合地基柱,在建造桥梁时,由于桥面不与地面接触,造成桥面上的积雪融化较慢,造成车辆行驶在桥面时较为危险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土建工程用混凝土组合地基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土建工程用混凝土组合地基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混凝土组合地基柱,由于结构单一,在长时间使用后,地基柱与地基柱的连接部位可能出现间隙或者裂缝,造成连接下降的问题,且现有的混凝土组合地基柱,在建造桥梁时,由于桥面不与地面接触,造成桥面上的积雪融化较慢,造成车辆行驶在桥面时较为危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土建工程用混凝土组合地基柱,包括第一柱体和黑色集热套以及固定吸热板,所述第一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连接有固定管套,且所述第一柱体的顶部连接有第二柱体,所述固定管套贯穿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的内侧,所述第二柱体的底部开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的一侧开设有导流槽,且所述第一柱体的顶部一体式连接有限位凸起,所述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的内侧均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侧填充有泥浆,所述泥浆的内侧固定有钢筋,且所述第一柱体的内侧与钢筋的底部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黑色集热套位于第二柱体的外侧,且所述固定吸热板位于第二柱体的顶部,所述固定吸热板的下方位于第二柱体的内侧连接有螺纹管套,所述固定吸热板的外侧连接有导热连接板,所述导热连接板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均热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柱体的顶面与第二柱体底部导流槽的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导流槽,且所述基座与固定管套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导热连接板与固定吸热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二柱体的底面开设有限位孔。
优选的,所述黑色集热套与导热连接板相互紧密连接,且所述均热板与导热连接板为一体式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计安装了位于第一柱体内侧的钢筋和顶部的限位凸起等,可在实现地基柱的组合固定的同时,增加两个地基柱之间的稳定性,且该混凝土组合地基柱施工组装便捷,解决了现有的混凝土组合地基柱,由于结构单一,在长时间使用后,地基柱与地基柱的连接部位可能出现间隙或者裂缝,造成连接下降的问题。
(2)通过设计安装了位于第二柱体外侧的黑色集热套等,在建造桥梁时,黑色集热套便于吸收热量,并将热量通过均热板和导热连接板传导至固定吸热板的表面,然后固定吸热板可将热量传递至桥面,可加速桥面上的积雪融化以及雨水干燥,解决了现有的混凝土组合地基柱,在建造桥梁时,由于桥面不与地面接触,造成桥面上的积雪融化较慢,造成车辆行驶在桥面时较为危险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海建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和海建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903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