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态浮岛净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92270.X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85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赵岩;陈紫园;杨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 |
代理公司: | 11350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清义<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100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岛 硬质框架 微生物 植物种植层 生态浮岛 河蚬 滑槽 本实用新型 活性炭纤维 沉水植物 光照条件 基板安装 净化效果 净水装置 滤食作用 内部连接 水生动物 水体浊度 陶粒填料 外侧边缘 反硝化 净化层 连接件 挂膜 基板 降解 三层 藻类 污染物 水体 协同 生长 配合 恢复 成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态浮岛净水装置,包括若干相互连接的浮岛单元,所述浮岛单元包括植物种植层、微生物反硝化层、水生动物净化层,所述植物种植层包括PVC硬质框架和浮岛基板,所述浮岛基板安装在PVC硬质框架的内部,PVC硬质框架的外侧边缘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连接有若干个用于连接相邻的浮岛单元的连接件。植物‑微生物‑河蚬一体式的三层生态浮岛,各层之间相互协同配合,使得净化效果更佳。微生物在活性炭纤维以及多空陶粒填料上挂膜成功后加快污染物的降解,减少水体中的N,P含量。河蚬通过滤食作用降低水体浊度,改善光照条件,有利于底栖藻类的生长以及沉水植物的恢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水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生态浮岛净水装置,属于生态浮岛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河流、湖泊、池塘、人工水景等都是露天地表水,自净能力不高,受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水质易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健康的水环境是城市快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而水体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危害日趋加大,对水体的净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水体净化技术一般分为物理、化学、生物技术。生态浮岛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生物技术,主要针对富营养化水质。一般的生态浮岛利用挺水植物,降解水中的COD、氮、磷的含量,改善水质指标,创造适宜多种生物栖息繁衍的环境,重建并恢复水生态系统。
传统的生态浮岛多设计成单层植物净化岛,稳固性较差,在水深较深时,其净化效果不太理想。而且生态浮岛形状单一,景观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浮岛净水装置,采用多层立体结构,能够起到较好的净化水质的作用。浮岛单元形状为菱形,可以进行多种形状的卡接组合,连接快速且景观形式灵活多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生态浮岛净水装置,包括若干相互连接的浮岛单元,所述浮岛单元包括植物种植层、微生物反硝化层、水生动物净化层,所述植物种植层包括PVC硬质框架和浮岛基板,所述浮岛基板安装在PVC硬质框架的内部,PVC硬质框架的外侧边缘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连接有若干个用于连接相邻的浮岛单元的连接件,所述浮岛基板内部设置有若干个种植穴,种植穴的内部安装有种植篮,所述种植篮的内部铺设有基质。
所述微生物反硝化层包括一个培养池,所述培养池的内部设置有多孔陶粒填料以及活性炭纤维,所述PVC硬质框架的顶部四周均安装有挂绳卷盘,所述植物种植层与微生物反硝化层之间通过挂绳卷盘内部的挂绳连接。
所述水生动物净化层包括若干河蚬养殖箱单体,所述河蚬养殖箱单体的顶部通过不锈钢丝挂钩与微生物反硝化层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种植穴的底部均匀设有若干透气孔,透气孔有利于空气的流通,增加水体的富氧量,能够有效的防止烂根,其次根系发达的植物根系透过孔隙向水深处生长,增强了植物净化对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连接件包括挂钩和挂扣,且挂钩和挂扣相互间隔排列安装在滑槽的内部,挂钩和挂扣方便相邻浮岛单元的相互卡接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浮岛基板的上部安装有植物固定网格,下部连接有生化棉层,固定网格能坚固植物的根茎部分,以防止受风浪影响而折断的情况,下部的生化棉层有较多孔隙,能使植物根系在其中自有活动,以达到固定植物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培养池的四周均设有若干个孔洞,培养池的底部连接有不锈钢丝网格层,不锈钢丝网格层用于连接带有不锈钢挂钩的养殖箱单体,孔洞不仅能够过滤水中的杂质,还能够使微生物与水充分接触,提高净水的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挂绳卷盘和内部挂绳均由聚丙烯材料制成,聚丙烯拉伸强度高,能增加挂绳的强度,以抵制风浪,保持浮岛装置的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922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调整生态浮岛
- 下一篇:一种应急药剂原位投加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