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恐慌绳索上升器/下降器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93042.4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509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驰想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1/18 | 分类号: | A62B1/18;A63B2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高会会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恐慌 绳索 上升 下降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恐慌绳索上升器/下降器设备,其包括:本体、活动凸轮及放松夹紧机构,所述本体的一端设有锁孔,所述活动凸轮的一端伸入本体背离锁孔的一端内,本体的端部与活动凸轮铰接配合在一起,该活动凸轮的端部与本体之间形成第一穿绳间隙,所述放松夹紧机构包括一手柄及设置在手柄上的第一摩擦元件及第二摩擦元件,手柄的一端与活动凸轮背离本体的一端铰接,第一摩擦元件与第二摩擦元件之间形成第二穿绳间隙。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第一穿绳间隙、第二穿绳间隙及活动凸轮的设置使该防恐慌上升器/下降器于绳索上升时顺畅,负载时以极短的行程实现自锁,下降时如果使用者因快速下坠造成恐慌从而本能用力握紧把手时又能够实现自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恐慌绳索上升器/下降器设备,适用于需要攀爬的户外扩展、高空救援、空中作业等领域。
背景技术
绳索作为一种最常见、最简便的逃生工具而得以被经常使用,其广泛应用在户外攀爬、高空作业、高空救援、高楼逃生等。但是,绳索的在的不足之处是其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在使用时若无其他安全保障措施,绝大数人不敢在高空使用它,存在二次伤害的可能性非常大。因此,绳索在高空使用时,通常会搭配其他的安全保护机构使用。
申请号为201110238172.9的中国实用新型在先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绳上爬升和下降的上升器/下降器设备,其包括具有与使用者身上的装具连接的附接装置的主体,以及能在负载时释放的夹紧装置,该在先专利是在夹紧装置上设计由一连串摩擦元件形成的金属环节链,其元件众多,结构复杂,并且在锁绳过程中,绳索需要经过多个摩擦元件后才能锁死,必然在绳上滑动较长的行程,在绳索锁死区间,会给使用者造成一定的心里恐慌。
另外,申请号为201610806762.X的中国实用新型在先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绳索上的升降一体化装置,其是利用利用负载时固定底板和盖板中移动锁片和固定锁片对绳索的夹紧来锁死绳子,释放时其手柄通过杠杆原理使移动锁片离开固定锁片从而放松对绳索的夹力,同时,杠杆用力的方向,也使得原本弯曲的绳索变直,这也因此导致极大的安全隐患,万一使用者使用时产生恐慌心理,本能用力往下压手柄,就会以自由落体的速度下坠,从而导致危险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容易操控,上升时顺畅,负载时以极短的行程实现自锁,下降时如果使用者因快速下坠造成恐慌从而本能用力握紧把手时又能够实现自锁的防恐慌绳索上升器/下降器设备。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防恐慌绳索上升器/下降器设备,其包括本体、活动凸轮及放松夹紧机构,所述本体的一端设有锁孔,所述活动凸轮的一端伸入本体背离锁孔的一端内,本体的端部与活动凸轮铰接配合在一起,该活动凸轮的端部与本体之间形成第一穿绳间隙,所述放松夹紧机构包括一手柄及设置在手柄上的第一摩擦元件及第二摩擦元件,手柄的一端与活动凸轮背离本体的一端铰接,第一摩擦元件与第二摩擦元件之间形成第二穿绳间隙。
较佳的,所述本体内还铰接有一夹绳锁块,该夹绳锁块设置在本体内,且夹绳锁块与伸入本体内的活动凸轮端部相对,夹绳锁块与活动凸轮的端部之间形成所述第一穿绳间隙。
较佳的,所述本体包括对应设置的本体面板及本体底板,所述夹绳锁块通过轴销铰接在本体面板与本体底板的中部位置,本体面板及本体底板的一端分别设有相对应的锁孔,所述活动凸轮的一端伸入本体面板与本体底板之间且位于背离所述锁孔的一端。
较佳的,该夹绳锁块为呈圆角的三角形的舌状结构,其通过轴稍与本体铰接,该夹绳锁块的长边朝向活动凸轮的端部。
较佳的,该放松夹紧机构整体或者其中的手柄为一体结构,手柄的一端与活动凸轮的另一端铰接,手柄的另一端为操作部,所述第一摩擦元件及第二摩擦元件设置在操作部与活动凸轮之间的手柄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驰想户外用品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驰想户外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930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