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培养植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93257.6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067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孙长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市万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 |
代理公司: | 42246 武汉兮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志强 |
地址: | 443000 湖北省宜昌市中国(***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座 培养液 马达 培养液输送 本实用新型 试管支架 计量泵 上端 支杆 植物生长状态 固定设置 光谱分析 培养液箱 竖直固定 竖直设置 智能培养 左右运动 出液口 传感器 感应器 挂放 配液 腔体 自动化 侧面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培养植物装置,包括底座、竖直设置在底座上的支座、装有可以检测植物生长状态的颜色光谱分析传感器和LED灯的试管支架、竖直固定在底座上的培养液支杆、带有感应器的运动马达、设在底座上的培养液计量泵、培养液输送管,所述试管支架固定设置在底座上,侧面与支座固定;运动马达设在支座的上端,培养液输送管固定在运动马达上,培养液输送管与配液计量泵的出液口连接;底座可随运动马达在支座上左右运动,所述培养液支杆上端挂放设有若干个放置不同培养液腔体的培养液箱。本实用新型同以往的培养技术相比,完全的自动化设置节省了人力,解决了因人为而产生错误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智能领域,尤其是一种能够自动培养植物的智能培养植物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一般常用的培养技术,都是人工占主导部分,人工加培养液,人工监测植物是否正常生长,如果培养的植物过多,人工的劳动强度就会变大,导致疲劳,以至于忘记给某个植物加培养液,或是在植物达到标准后未及时取出,占用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培养植物装置,以解决上述中现有的培养技术中可能出现的一部分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智能培养植物装置,包括底座、竖直设置在底座上的支座、装有可以检测植物生长状态的颜色光谱分析传感器和LED 灯的试管支架、竖直固定在底座上的培养液支杆、带有感应器的运动马达、设在底座上的培养液计量泵、培养液输送管以及位于运动马达上培养液输送管末端的溶液输出口,所述试管支架固定设置在底座上,侧面与支座固定;运动马达设在支座的上端,培养液输送管固定在运动马达上,培养液输送管与配液计量泵的出液口连接;底座可随运动马达在支座上左右运动,所述培养液支杆上端挂放设有若干个放置不同培养液腔体的培养液箱,还包括位于运动达上的感应器精确定位感应的RFID电子标签、把试管上推的弹簧和指示植物是否完成培养的LED灯;颜色光谱分析传感器实时监测试管内植物成长状态,通过培养液输出口向试管内注入培养液。
进一步,RFID电子标签设有若干个,设在试管支架上端的试管孔上;RFID 电子标签感应器设置在培养液输出口上。
进一步,颜色光谱分析传感器设在试管槽内部或者是设置在培养液输出口, LED灯设置在试管孔的上端面,试管上推弹簧设在试管支架下端的试管孔内。
进一步,培养液输送管主干路上设有电磁阀,培养液袋上设有编号,若干个培养液袋的支路连接在培养液输送管主干路上。
进一步,还包括微控器、与微控器连接的外接数据端口,颜色光谱分析传感器连接在微控器的输入端,电磁阀、弹簧以及LED灯连接在微控器的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完全的自动化功能,只需要人工收取已经培养好的植物完全体,节省了人力,同时也减少了不合格品和劣制品的产出,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和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剖视图。
图3为图1中3的内部剖面图。
图4为图1中圆圈部位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一些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市万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宜昌市万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932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置电子线的种植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河道护坡绿化带的无土栽培种植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