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安全棒驱动机构的电磁离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94864.4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19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涛;黄朝辉;魏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华都核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49/04 | 分类号: | H02K49/04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高俊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筒体 棱条 内筒体 筒段 电磁离合器 第二轴 导磁性材料 端部筒段 驱动机构 安全棒 第一轴 本实用新型 使用寿命 非导磁 触碰 三段 串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安全棒驱动机构的电磁离合器,包括外筒体及内筒体,内筒体的外侧上还设置有多条第二轴向棱条,外筒体的外侧上还设置有多条第一轴向棱条,第二轴向棱条与第一轴向棱条之间还具有间隙,以上间隙用于避免内筒体与外筒体在发生相对转动过程中触碰;所述内筒体及第二轴向棱条的材质均为导磁性材料;所述外筒体由三段筒段串联而成,组成外筒体的筒段包括处于两端的端部筒段及处于中间的中部筒段,所述端部筒段的材质为导磁性材料,所述中部筒段的材质为非导磁形材料。本电磁离合器的结构设计可使得其具有使用寿命长、性能可靠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安全棒驱动机构的电磁离合器。
背景技术
安全棒驱动机构(控制棒驱动机构)是反应堆中的重要部件或设备,其下端连接安全棒(控制棒),如用于在紧急工况下,释放安全棒以实现反应堆紧急停堆。反应堆正常运行时安全棒长期保持在最高处,一旦发生事故,安全棒驱动机构对其的约束变化,安全棒快速插入堆芯,使反应堆实现紧急停堆,从而保证反应堆的安全。
在控制棒驱动机构中,主轴传动链一般通过齿轮驱动具有齿条的主轴上提或下插,为实现紧急工况下反应堆紧急停堆,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在主轴传动链上串联电磁离合器的实现方式。
进一步优化控制棒驱动机构的结构设计,以使得其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好的性能可靠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提出的进一步优化控制棒驱动机构的结构设计,以使得其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好的性能可靠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安全棒驱动机构的电磁离合器,本电磁离合器的结构设计可使得其具有使用寿命长、性能可靠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安全棒驱动机构的电磁离合器通过以下技术要点来解决问题:一种用于安全棒驱动机构的电磁离合器,包括外筒体及内筒体,所述外筒体与内筒体两者中,其中一者作为主动转子,另一者作为从动转子,且内筒体嵌入外筒体的内孔中,内筒体的外侧上还设置有多条第二轴向棱条,所述第二轴向棱条环形均布于内筒体上,外筒体的外侧上还设置有多条第一轴向棱条,所述第一轴向棱条环形均布于外筒体上;
第一轴向棱条的延伸方向沿着外筒体的轴向方向,第二轴向棱条的延伸方向沿着内筒体的轴向方向,且第二轴向棱条与第一轴向棱条之间还具有间隙,以上间隙用于避免内筒体与外筒体在发生相对转动过程中触碰;
所述内筒体及第二轴向棱条的材质均为导磁性材料;
所述外筒体由三段筒段串联而成,组成外筒体的筒段包括处于两端的端部筒段及处于中间的中部筒段,所述端部筒段的材质为导磁性材料,所述中部筒段的材质为非导磁形材料。
本方案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中,旨在在内筒体与外筒体上尽可能形成如下方式的磁路或磁力线:经过外筒体的两端且经过内筒体,且经过内筒体的部分位于经过外筒体两端的部分之间。这样,由于外筒体和内筒体上分别包括为第一轴向棱条和第二轴向棱条的轴向棱条,外筒体和内筒体,如外筒体作为主动转子,在外筒体受到驱动装置施加的转矩转动时,外筒体和内筒体各自轴向棱条之间的磁力线扭曲,利用磁力线总是企图收缩,以使得使其经过的路径上磁阻最小的特点让作为主动转子的外筒体和作为从动转子的内筒体凸极中心相对,这时,即可获得一个切向分力作用于从动转子即为从动转子获得转矩,使从动转子跟随主动转子旋转,此情况下电磁离合器处于传递转矩的连接状态。当以上磁力线消失或磁通变小,此情况下,电磁离合器成为断开状态或逐渐回归至断开状态。
所述电磁离合器在使用时可串联在控制棒驱动机构的主轴传动链中,以实现紧急工况下释放控制棒,同时,以上内筒体与外筒体传递转矩方案中,依靠磁力线扭曲完成,故以上电磁离合器为一种非接触式电磁离合器,这样,可使得电磁离合器工作过程中无磨损,使得电磁离合器具有使用寿命长、性能可靠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华都核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华都核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948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渗透压的发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限矩型永磁耦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