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自产硝酸的两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96538.7 | 申请日: | 201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023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段煜洲;刘顺;昃彬;黄少杰;张湘凤;田涛;杨向东;邹红;张友森;宋雪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中海油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D9/04 | 分类号: | C01D9/04;C01B21/40 |
代理公司: | 11332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彬<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硝酸钠 硝酸 氧化氮压缩机 硝酸吸收塔 碱吸收塔 本实用新型 依次连接 送入 转化 氧化氮气体 氨氧化炉 安全运行 生产技术 亚硝酸钠 制取装置 出液口 塔连接 稀硝酸 碱液 母液 制取 抽取 流动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硝盐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自产硝酸的两钠装置。该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氨氧化炉、碱吸收塔以及硝酸钠转化塔,碱液在碱吸收塔中流动,还包括:硝酸制取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氧化氮压缩机和硝酸吸收塔,氧化氮压缩机与碱吸收塔连接,硝酸吸收塔的出液口与硝酸钠转化塔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自产硝酸的两钠装置,氧化氮压缩机能够抽取部分氧化氮气体并送入硝酸吸收塔,生成的稀硝酸送入硝酸钠转化塔与亚硝酸钠母液进行反应生成硝酸钠,进而制得硝酸钠成品。以上的设置实现了硝酸的自产自用,无需外购硝酸即可制取硝酸钠,既降低了成本,又能保证整个装置的安全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硝盐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自产硝酸的两钠装置。
背景技术
两钠行业在制取亚硝酸钠和硝酸钠时,需要将亚硝酸钠母液转化为硝酸钠溶液,在转化工段,需要利用稀硝酸,将亚硝酸钠母液中的亚硝酸钠氧化为硝酸钠,进而制得硝酸钠成品。
现有技术中,企业通常需要设置硝酸储罐,采用外购硝酸的方式来实现亚硝酸钠的转化。硝酸属于有腐蚀性的化学品,长期的运输和储存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且专门设置硝酸储罐会增加额外的运营成本。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可自产硝酸的两钠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在制取硝酸钠时需要外购大量硝酸,导致运营成本增加以及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产硝酸的两钠装置,无需外购硝酸即可实现硝酸钠的制取,既降低了成本,又能保证整个装置的安全运行。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可自产硝酸的两钠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氨氧化炉、碱吸收塔以及硝酸钠转化塔,碱液在所述碱吸收塔中流动,还包括:
硝酸制取装置,所述硝酸制取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氧化氮压缩机和硝酸吸收塔,所述氧化氮压缩机与所述碱吸收塔连接,所述硝酸吸收塔的出液口与所述硝酸钠转化塔连接,所述氧化氮压缩机能够抽取所述碱吸收塔中的氧化氮气体并送入所述硝酸吸收塔中制取硝酸。
作为一种可自产硝酸的两钠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氧化氮压缩机和所述硝酸吸收塔之间连接有用于冷却氧化氮气体的冷却器。
作为一种可自产硝酸的两钠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硝酸制取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硝酸吸收塔的出气口连接的氧化塔,氧化剂在所述氧化塔内流动,所述氧化塔与所述碱吸收塔连接。
作为一种可自产硝酸的两钠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碱吸收塔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为依次连接的第一碱吸收塔、第二碱吸收塔以及第三碱吸收塔,所述第一碱吸收塔分别与所述氧化氮压缩机和所述硝酸钠转化塔连接,所述氧化塔与所述第三碱吸收塔连接。
作为一种可自产硝酸的两钠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氧化氮压缩机的进口端设置有用于调节氧化氮气体流量的调节阀。
作为一种可自产硝酸的两钠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硝酸吸收塔的内部设置有多层第一筛板,每层所述第一筛板上均设置有第一冷却盘管,冷冻水在所述第一冷却盘管内流动。
作为一种可自产硝酸的两钠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冷却器为管壳式结构,循环冷却水在所述冷却器内流动。
作为一种可自产硝酸的两钠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氧化塔的内部设置有多层第二筛板,每层所述第二筛板上均设置有第二冷却盘管,循环冷却水在所述第二冷却盘管内流动。
作为一种可自产硝酸的两钠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三碱吸收塔与碱液供给装置连接,所述碱液供给装置用于为所述碱吸收塔提供新鲜碱液。
作为一种可自产硝酸的两钠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三碱吸收塔还与尾气处理装置连接,所述尾气处理装置用于处理未反应的的氧化氮气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中海油石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中海油石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965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硝盐系统转化工艺操作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纯度致密微孔氧化铝加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