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硬密封零泄漏双向压蝶阀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97575.X | 申请日: | 201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622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敬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安达节能阀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226 | 分类号: | F16K1/2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100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面 阀板 阀体 阀座 嵌套 密封垫圈 倾斜设置 压力面相 密封槽 压力面 蝶阀 密封 本实用新型 密封效果 双向密封 零泄漏 硬密封 转动器 阀杆 紧贴 泄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硬密封零泄漏双向压蝶阀,包括:阀体、阀板、阀座、嵌套、阀杆和转动器,阀座包括第一压力面、第二压力面、第一密封面、第二密封面、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第二密封面设置有密封槽,密封槽与阀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第一压力面相对于第一接触面向靠近阀板方向倾斜设置,第一密封面靠近第一压力面的一端与阀板相紧贴,第二压力面相对于第二接触面向靠近嵌套方向倾斜设置,阀座与阀板形成密封,第二密封面、密封垫圈与阀体之间形成密封,解决了双向压蝶阀容易发生泄漏的问题,实现了双向密封,同时增强了密封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硬密封零泄漏双向压蝶阀。
背景技术
蝶阀是用圆盘式启闭件往复回转90度左右来开启、关闭或调节介质流量的一种阀门。蝶阀不仅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材料耗用省、安装尺寸小、驱动力矩小、操作简便、迅速,并且还可以同时具有良好的流量调节功能和关闭密封特性,是近十几年来发展最快的阀门品种之一。蝶阀的使用非常广泛,其使用的品种和数量仍在继续扩大,并向高温、高压、大口径、高密封性、长寿命、优良的调节特性,以及一阀多功能发展。其可靠性及其他性能指标均达到较高水平。
蝶阀可以分为单向压蝶阀和双向压蝶阀,单向压蝶阀是碟板正面关闭时,必须面对介质的流向,介质只向一个方向流动,阀体上有表示介质流动方向的箭头,安装时应注意介质的流动方向。双向压蝶阀可以面对或背对介质的流向,安装时不需要注意介质的流向,阀体上也没有表示介质流向的箭头,因此,双向压蝶阀的密封尤为重要,现有的双向压蝶阀的两侧密封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别,容易发生泄漏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硬密封零泄漏双向压蝶阀,以解决现有的双向压蝶阀容易发生泄漏的问题。
一种硬密封零泄漏双向压蝶阀,包括:阀体、阀板、阀座、嵌套、阀杆和转动器,所述阀板设置在所述阀体内,所述阀杆与所述阀板固定连接,所述阀杆远离所述阀板的一端与所述转动器连接,所述阀杆能够在所述阀体内转动;
所述嵌套设置在所述阀体内,所述嵌套卡嵌在所述阀体的内侧,所述阀体与所述嵌套之间形成环槽,所述阀座设置在所述环槽内,所述阀座包括第一压力面、第二压力面、第一密封面、第二密封面、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一密封面与所述第二密封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密封面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与所述阀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所述第一接触面与所述第二接触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接触面与所述嵌套相紧贴连接,所述第二接触面与所述阀体相紧贴连接,所述第一压力面设置在所述第一接触面与所述第一密封面之间,所述第一压力面相对于所述第一接触面向靠近所述阀板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压力面与所述第一接触面之间的倾斜角为α,所述第一密封面靠近所述第一压力面的一端与所述阀板相紧贴,所述第二压力面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面与所述第二接触面之间,所述第二压力面相对于所述第二接触面向靠近所述嵌套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压力面与所述第二接触面之间的倾斜角为β;
所述阀板靠近所述嵌套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引流环板,所述第一引流环板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引流环板与所述阀板之间的夹角由远离所述阀板的方向至靠近所述阀板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阀板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引流环板,所述第二引流环板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引流环板与所述阀板之间的夹角由远离所述阀板的方向至靠近所述阀板的方向逐渐减小;
在所述阀板上靠近所述阀杆的一侧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远离所述阀板的一侧为弧形,所述防护罩上设置有数个引流孔。
可选的,所述第一压力面与所述第一接触面之间的倾斜角为α为135度。
可选的,所述第二压力面与所述第二接触面之间的倾斜角为β为135度。
可选的,所述阀座为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安达节能阀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沈阳安达节能阀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975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