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气锅盖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00428.3 | 申请日: | 201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84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韩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邢台三厦铸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6/06 | 分类号: | A47J36/06;A47J36/38 |
代理公司: | 11411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苏友娟 |
地址: | 0540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锅盖本体 插接 气流通道 搭接沿 通气槽 本实用新型 锅体上部 锅体上沿 体内 边沿部 锅盖 扣盖 连通 密闭结构 竖直设置 通气凹槽 蒸汽压力 垂直的 上侧面 外边缘 圆弧状 盖板 烫伤 搭接 内凹 溢锅 蒸汽 通气 溢出 把手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气锅盖,包括锅盖本体及设置在锅盖本体外边缘的把手,其中,锅盖本体以其中心为基准由内至外依次包括顶部、盖板部及边沿部;边沿部包括,呈环状的竖直设置的用来插接在锅体上沿内侧面的插接沿,以及,设置在插接沿外侧的并与插接沿垂直的呈环状的用来搭接在锅体上沿上侧面的搭接沿;在搭接沿上设置有自搭接沿底面向内凹的圆弧状通气槽,当锅盖本体扣盖在锅体上部时在通气槽处形成连通锅体内外的气流通道。本实用新型在锅盖上设置了通气凹槽,当锅盖本体扣盖在锅体上部时在通气槽处形成连通锅体内外的气流通道。使锅体内不再为密闭结构,当锅内的蒸汽压力过大时,蒸汽可由气流通道溢出,防止烫伤或溢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炊具,具体地说是一种通气锅盖。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常见的锅盖包括锅盖本体和把手,把手安装在锅盖本体上。由于锅盖盖上后,与锅体内部形成封闭空间,热蒸汽会聚集在锅体空间内,当打开锅盖时,蒸汽会从锅盖边沿溢出,当伸手通过把手拿起锅盖时,若不留意很容易被蒸汽烫伤。且由于锅盖是密闭的,溢锅时溢起地泡沫通常会先从锅盖的圆周开始向外溢,易产生危险并且容易污染灶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气锅盖,以解决现有的锅盖不通气、易烫伤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通气锅盖,包括锅盖本体及设置在锅盖本体外边缘的把手,锅盖本体扣盖在锅体上部,其中,所述锅盖本体以其中心为基准由内至外依次包括顶部、盖板部及边沿部;
所述边沿部包括,呈环状的竖直设置的用来插接在锅体上沿内侧面的插接沿,以及,设置在插接沿外侧的并与插接沿垂直的呈环状的用来搭接在锅体上沿上侧面的搭接沿;在所述搭接沿上设置有自搭接沿底面向内凹的圆弧状通气槽,当锅盖本体扣盖在锅体上部时在通气槽处形成连通锅体内外的气流通道。
优选的,所述搭接沿的底面由内至外向上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顶部为呈向下凹陷的球冠状。
优选的,在所述顶部的球冠状底壁上设置有集水凸点。
优选的,所述盖板部包括顶盖板与侧盖板。
优选的,所述顶盖板呈水平环状,所述顶盖板的内环边沿与所述顶部外边沿连接。
优选的,所述侧盖板的所述侧盖板的上沿与所述顶盖板的外边沿连接,所述侧盖板的下边沿与所述边沿部连接,所述侧盖板的纵截面呈上窄下宽的梯形。
优选的,在所述顶盖板上设置有向下凸出的环状的集水堰,所述集水堰的数量为至少一条。
优选的,所述顶部的最低点不低于所述侧盖板的下边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在锅盖上设置了通气凹槽,当锅盖本体扣盖在锅体上部时在通气槽处形成连通锅体内外的气流通道。使锅体内不再为密闭结构,当锅内的蒸汽压力过大时,蒸汽可由气流通道溢出,防止烫伤或溢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锅盖本体,2—把手,3—顶部,4—盖板部,5—边沿部,6—通气槽,7—集水凸点,8—集水堰;
4.1—顶盖板,4.2—侧盖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邢台三厦铸铁有限公司,未经邢台三厦铸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004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挂壁式锅盖组件及烹饪机
- 下一篇:锅盖组件及烹饪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