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转动管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03607.2 | 申请日: | 201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18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周赤安;徐拥军;董帮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赤壁苍龙管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7/06 | 分类号: | F16L27/06;F16L27/12;F16L15/00 |
代理公司: | 42232 武汉国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熔舟 |
地址: | 437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限位块 一端设置 连接套管 密封圈 旋转连接头 第二管道 内旋转 管件 管道系统建设 本实用新型 补偿功能 补偿套管 第一管道 外部设置 可转动 橡胶块 便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转动管件,涉及管件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使得管道系统建设的更加便利,同时还具备补偿功能的问题。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套管,所述第一连接套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外部设置有补偿套管,所述第一限位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套管,所述第二连接套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旋转连接头,所述第一旋转连接头的一端设置有内旋转器,所述内旋转器的一端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二旋转橡胶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转动管件。
背景技术
管件(Pipe fitting)是管道系统中起连接、控制、变向、分流、密封、支撑等作用的零部件的统称,其中钢制管件均为承压管件,根据加工工艺不同,分为四大类,即对焊类管件(分有焊缝和无焊缝两种)、承插焊和螺纹管件、法兰管件。
现有的管件在安装的过程中对于管道系统中的变向和密封操作较为不便,为了使得管道系统建设的更加便利,同时还具备补偿功能;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可转动管件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转动管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为了使得管道系统建设的更加便利,同时还具备补偿功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转动管件,包括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套管,所述第一连接套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外部设置有补偿套管,所述第一限位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套管,所述第二连接套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旋转连接头,所述第一旋转连接头的一端设置有内旋转器,所述内旋转器的一端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二旋转橡胶块,所述内旋转器的中轴位置处设置有转轴,所述内旋转器的外部设置有外旋转器,所述外旋转器的一端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旋转橡胶块,所述外旋转器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旋转连接头。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道与第一连接套管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管道与第二连接套管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块与第一连接套管一体成型,所述第二限位块与第二连接套管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均位于补偿套管的内部,且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均与补偿套管为可拆卸结构。
优选的,所述转轴位于内旋转器和外旋转器轴心位置处,所述内旋转器和外旋转器通过转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旋转连接头与内旋转器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旋转连接头与外旋转器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内旋转器和外旋转器的一端均设置有限位挡块,所述第一旋转橡胶块和第二旋转橡胶块均粘贴在限位挡块的外表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连接套管的一端设置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块与第一连接套管一体成型,在第一限位块的一端设置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块与第二连接套管一体成型,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均位于补偿套管的内部,且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均可在补偿套管的内部移动,此举使得该管件具备补偿功能,在该管件收到热胀冷缩影响时,通过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移动即可抵消热胀冷缩的影响。
2、该实用新型通过在内旋转器的外部设置外旋转器,内旋转器和外旋转器通过转轴连接,且在内旋转器和外旋转器的一端均设置有限位挡块,此举使得内旋转器在外旋转器内部转动的时候不会与外旋转器发生分离的状况,同时在限位挡块的外表面上粘贴第一橡胶块和第二橡胶块,此举可以保证转动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因此可以方便操作人员对该管件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赤壁苍龙管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赤壁苍龙管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036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