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储液功能的双向热交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04891.5 | 申请日: | 201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002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郭培培;穆景阳;瞿晓华;江宜春;朱林峰;朱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空调国际(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锡麟 |
地址: | 201108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流管 连通 储液罐 散热带 下出口 下进口 扁管 双向热交换器 储液功能 单向阀 阻流板 本实用新型 间隔设置 冷媒流向 连通管道 热效率 热效果 上出口 上进口 反转 冷媒 压损 制热 制冷 能耗 进出口 平衡 | ||
一种具有储液功能的双向热交换器,包括:多组散热带、多组扁管、两个集流管、储液罐、多个阻流板和第一单向阀,以及四个接口,其中:散热带与扁管间隔设置,两个集流管设置于散热带和扁管的两侧,储液罐与第一集流管连通,阻流板设置于第一集流管的内部,上进口与上出口连通且与第一集流管连通,下进口与第一集流管连通,下出口设置于储液罐的底部,第一单向阀位于下进口与下出口的连通管道内使冷媒仅能由下进口流向下出口。本实用新型具有四个接口,在进行制冷和制热时,进出口冷媒流向发生反转,使换热效果以及压损都实现平衡,降低了能耗,提高了换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汽车空调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具有储液功能的双向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的空调装置在启动制冷模式时,室外热交换器充当冷凝器的角色,此时冷媒采用上进下出的方式;当启动制热模式时,室外热交换器充当蒸发器的角色,此时冷媒采用下进上出的方式。现有技术中,由于空调系统制冷和制热时,系统循环冷媒的量不同,再考虑到年泄露量,就需要在一套系统内增加储液装置,将差量和泄露量的部分冷媒储存起来,而储液装置加装压缩机吸气口附件,增加了低压段压阻,提高了压缩机功耗,造成低压段的蒸发能力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车用交换器只用于冷媒向环境放热,不具备兼顾向环境放热和吸热的不足,提出一种具有储液功能的双向热交换器,实现兼顾储液和装置性能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多组散热带、多组扁管、两个集流管、储液罐、多个阻流板和第一单向阀,以及四个接口,其中:散热带与扁管间隔设置,两个集流管设置于散热带和扁管的两侧,储液罐与第一集流管连通,阻流板设置于第一集流管的内部,上进口与上出口连通且与第一集流管连通,下进口与第一集流管连通,下出口设置于储液罐的底部,第一单向阀位于下进口与下出口的连通管道内使冷媒仅能由下进口流向下出口。
所述的储液罐的顶部与上出口通过第二单向阀连通为储液罐提供防逆流作用。
技术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室外热交换器具有四个接口,在进行制冷和制热时,室外热交换器进出口冷媒流向发生反转,从而使换热效果以及压损都能实现平衡,降低了能耗,提高了换热效率;本装置作为蒸发器时,一部分循环冷媒变为过热态进入压缩机内,避免了液击现象,另一部分冷媒直接进入储液罐储存,无法继续循环,使低压段压损降低,提高了换热能力;本装置的储液罐顶端与上出口连通,使储液罐顶端饱和气态冷媒和上出口过热态冷媒混合后,拉低出口冷媒过热度,增加了高压段放热量,有利于压缩机平稳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作为冷凝器时冷媒流动路径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作为蒸发器时冷媒流动路径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作为冷凝器时冷媒流动路径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作为蒸发器时冷媒流动路径的示意图;
图中:箭头的指向为冷媒的流动方向;第一集流管1、散热带2、扁管3、上挡板4、第二集流管5、上进口6、阻流板7、下进口8、第一单向阀9、下出口10、储液罐11、上出口12、第二单向阀13。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空调国际(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空调国际(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048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件与铝制管的安装结构
- 下一篇:汽车空调用的U形流暖风芯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