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老化测试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09719.9 | 申请日: | 201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23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钟尚乾;熊念春;孟金鹏;赖岳权;陈婵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创维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G01R3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18108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子产品 老化 测试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老化测试车,包括用于放置电子产品的支架本体,固定设置在支架本体长度方向两侧的若干通电端口,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长度方向一端的主控电路控制箱;所述通电端口用于与置于支架本体上的电子产品的通电接头电性连接;所述主控电路控制箱内搭载有智能计时计数控制电路;所述智能计时计数控制电路与所述通电端口电性连接并控制通电端口通电、断电、通电时间计时以及通电次数计数。具有通用性强、结构简单、安全系数高,同时又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产品质量、降低劳动强度、增加老化过程用电安全系数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老化测试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老化测试车。
背景技术
通用、智能型生产辅助性工具设备是新时期全新生产力的代表性技术之一,主要指企业利用相关的自动化技术结合智能产品的应用,使企业在连续生产制造过程中不断创造价值和利润。随着社会老年化的增加,人工成本的大幅提升,劳动力越发短缺,在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就必须大力推行和倡导“减员增效,降本提质”的管理理念,因此企业导入通用、智能型生产辅助工具设备就成为了一种必然。电网的不稳定甚至频繁的跳闸,对于任何一款电子产品都可能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甚至功能性失效,因此出厂前对电子产品进行老化以及模拟性的冲击测试是必不可少的生产环节然而在电子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现有的老化测试过程繁琐,而LED照明作为新时期一个新型制造业的代表,LED照明行业的兴起也体现了人们对于环保节能的意识加强,那么如何减少LED照明行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产品价格,提升产品质量能够让性价比更高、质量更优的LED产品上市,成了照明行业生产制造的研究方向,LED行业对现有老化测试过程也急需优化。
出厂前对LED照明产品进行老化以及模拟性的冲击测试的过程中,从产品组装完成后到产品老化再到产品包装的作业方式为:员工A拿取已在线已测试组装好的产品装入周转车,周转车装满后交接给老化员B和C,老化员B和C再推动装满待老化产品的周转车移动至指定的老化区域,然后老化员B和C分别将产品逐个从周转车拿取并放置、安装到通电端口,放置完成后启动通电分控开关使产品进行老化,待产品通电老化至热态时,老化员B或C需按既定时间重复循环拨动通电分控开关以达到模拟性开关冲击的效果,整个老化过程完成并断电后,老化员B和C需将产品逐个取下并放置周转车,该过程完成后再将装满已完成老化测试产品的周转车推动转移至下一道产品包装工序。这种作业方式和周转环节,对于员工A的作业利用率不高,经测试A取放一个产品的作业时间约3S,而实际的生产节拍为10S,员工A的作业利用率仅为33%;并且员工B和C两次推行转移周转产品和执行重复循环拨动通电分控开关的工序,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对于整个生产过程实际输出的劳动价值小。
老化测试工序作为提高产品性能要求而增加的必不可少的过程工序成了制约生产效率提升的难题。在实际生产中,产品组装后到老化测试再到包装过程周转效率相对较低,而且重复性的装卸、转移、手动开关冲击造成的工人劳动强度相对较大,生产效率低。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老化测试车,能够在一次装卸产品后通电,并自动完成老化测试,解决了现有老化测试过程中的重复性装卸、转移、手动开启开关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老化测试车,包括用于放置电子产品的支架本体,固定设置在支架本体长度方向两侧的若干通电端口,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长度方向一端的主控电路控制箱;
所述通电端口用于与置于支架本体上的电子产品的通电接头电性连接;
所述主控电路控制箱内搭载有智能计时计数控制电路;所述智能计时计数控制电路与所述通电端口电性连接并控制通电端口通电、断电、通电时间计时以及通电次数计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创维照明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创维照明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097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调节吹风机
- 下一篇:中空管状碳化硅发热元件压制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