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化熔模铸造脱蜡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12867.6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163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许立勋;熊亮;杨军;陈泽生;刘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4 | 分类号: | B22C9/04 |
代理公司: | 42110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党婧<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38000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蜡炉 回收装置 输送线 棒芯 模组 脱蜡 自动化输送设备 废气回收装置 余热回收装置 蒸汽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 能源利用率 方式转变 全封闭式 熔模铸造 输送系统 蒸汽脱蜡 作业效率 敞开式 出料口 破损率 蜡液 炉门 炉体 水浴 自动化 | ||
一种自动化熔模铸造脱蜡生产线,包括模组输送线、脱蜡炉、棒芯回收装置及PLC控制系统,模组输送线与封闭式脱蜡炉构成循环的生产线,棒芯回收装置位于脱蜡炉的出料口处,模组输送线、脱蜡炉、棒芯回收装置与PLC控制系统连接;脱蜡炉由炉体、炉门、蒸汽加热装置、废气回收装置、余热回收装置、蜡液回收装置组成;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由敞开式的水浴脱蜡方式转变为全封闭式蒸汽脱蜡,较大程度改善工艺质量,破损率降低:提高能源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输送系统全部采用自动化输送设备,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减少用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熔模铸造脱蜡生产线领域,尤其是一种自动化熔模铸造脱蜡生产线。
背景技术
在熔模铸造的生产中,脱蜡工序是完成模组脱蜡、蜡料回收的功能,达到改善环境质量、降低企业制造成本的目的。目前主流的有有机溶剂法、热水脱蜡法、高压蒸汽脱蜡法、闪烧脱蜡法、微波脱蜡法、热砂脱蜡法等多种脱蜡作业方法,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存在蜡料热膨胀大于型壳热膨胀而导致模壳胀裂风险。同时,目前行业内的脱蜡设备都是手工、半机械化作业,多数加热系统采用敞开式结构,存在着作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作业环境差、能源浪费大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这就需要一种新型脱蜡设备配置一种新型脱蜡工艺来规避模壳胀裂风险,减轻环境污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尽可能替代人工作业,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艺质量稳定、作业效率高、劳动强度低、作业环境好的熔模铸造脱蜡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熔模铸造脱蜡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模组输送线、脱蜡炉、棒芯回收装置及PLC控制系统,模组输送线与封闭式脱蜡炉构成循环的生产线,棒芯回收装置位于脱蜡炉的出料口处,模组输送线、脱蜡炉、棒芯回收装置与PLC控制系统连接;脱蜡炉由炉体、炉门、蒸汽加热装置、废气回收装置、余热回收装置、蜡液回收装置组成,两个炉门分别与炉体的进出料口连接,蒸汽加热装置、废气回收装置、余热回收装置固定在炉体上,蒸汽加热装置能向炉体腔内输入蒸汽,废气回收装置用于收集炉体进出料口排出的废气,余热回收装置用于回收炉体和废气回收装置内的多余热量,蜡液回收装置的进料端与炉体连接,蜡液回收装置用于收集炉体腔内底部的蜡液。
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地限定,所述模组输送线由装料输送线、上料RGV、上料输送线、进料输送线、出料输送线、下料输送线、料框转运RGV及料框组成,装料输送线、上料RGV、上料输送线、进料输送线、脱蜡炉、出料输送线、下料输送线、料框转运RGV按照模组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后构成循环的生产线,装料输送线与制壳线平行布置,料框能在生产线上实现循环移动。此结构的优点:装料输送线与制壳线平行布置,便于制壳线模组通过人工搬运直接装入脱蜡专用生产线上的料框,消除原有模组存放车的使用量和模组多处转运带来的模组损耗量;封闭式物流转运,严格衔接上、下工序,并实现料框的自动转运和空料框的自动循环使用,在物流转运过程中,无需人工干预,提高此工序的自动化程度。
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地限定,所述炉体炉腔的横截面形状呈腰圆形,炉体炉腔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炉内输送线和过滤板,炉体夹层内填充有保温棉。此结构的优点:腰圆型截面能最大程度地提高脱蜡室内的空间利用率;带孔的过滤板便于将棒芯层和蜡液分离开,分别完成棒芯的自动回收和蜡液的缓存,同时提供脱蜡后的浇口棒的支撑平面,便于浇口棒从炉内刮出。
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地限定,所述炉门由门板导向架、门板、升降电机、齿轮、链条、压紧气缸、压紧臂组成,门板导向架固定在炉体的端面上,升降电机固定在门板导向架上,门板能在门板导向架内滑动,升降电机通过齿轮、链条与门板的上端连接,门板能在炉体的炉口处作升降运动,压紧气缸固定在门板导向架上,压紧臂与门板导向架铰接,压紧臂通过压紧气缸能对门板上的压块施加顶紧力,门板用于封堵炉体的料口;所述炉体的炉口处设有一圈密封条。此结构的优点:此结构能完成炉门的升降和脱蜡室体的密封,确保炉内压力≤0.08MPa时,蒸汽无法外泄,从而避免能耗浪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精密铸造有限公司,未经东风精密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128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湿砂型铸造造型结构
- 下一篇:一种沾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