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溢流均匀的沉淀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13406.0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97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魏建东;陈宇飞;王素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淀池 预埋板 溢流板 池壁 出水 溢流 给水排水工程 影响沉淀效果 本实用新型 不均匀沉降 钢筋混凝土 方案构造 均匀一致 快速修复 螺栓组件 橡胶垫板 上端 汇水沟 进水管 排泥管 水平向 圆螺孔 中间垫 中心管 螺孔 预埋 高程 病害 附属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溢流均匀的沉淀池,属于给水排水工程领域。该沉淀池主要包括池底、池壁、汇水沟,并有附属的管道,包括进水管、中心管和排泥管。钢筋混凝土的池壁上端预埋有预埋板,预埋板上沿水平向分布有圆螺孔。溢流板上有狭长螺孔,通过螺栓组件与预埋板连接,二者中间垫有橡胶垫板。可方便、快速地调整溢流板顶端的高程,确保沉淀池的四周的出水高度相同、出水在各个方向均匀一致;方便快速修复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病害,避免各个方向溢流不均,及由此影响沉淀效果的现象;该方案构造简单,施工方便,造价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给水排水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溢流均匀的沉淀池。
背景技术
沉淀池是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是净化水质的设施。利用水的自然沉淀或混凝沉淀的作用,来除去水中的悬浮物。沉淀池在废水处理中广为使用。沉淀效果决定于沉淀池中水的流速和水在池中的停留时间。沉淀池按水流方向分为水平沉淀池和垂直沉淀池,后者又称立式沉淀池。垂直沉淀池的池体平面为圆形或方形。废水经进水管由设在沉淀池中心的中心管自上而下排入池中,中心管底端设伞形挡板,使废水在池中均匀分布,然后沿池的整个断面缓慢上升。悬浮物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入池底锥形污泥斗中,澄清水从池上端周围的溢流堰中排出。溢流堰前也可设浮渣槽和挡板,保证出水水质。这种池占地面积小,但深度大,池底为锥形,节约用地。
由于地下水位的不均匀变化,垂直沉淀池会发生倾斜,从而使溢流堰顶端的高程发生变化。从而改变溢流池内的流场,大量的水会从高程低的溢流堰处流出,此处的流速就会加大。大的流速会使水大量带出悬浮物,影响内部的沉淀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供了一种溢流均匀的沉淀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溢流均匀的沉淀池,主要包括池底、池壁、汇水沟,并有附属的进水管、中心管和排泥管,其特征在于:池壁上端连接有预埋板,预埋板上分布有圆螺孔,溢流板上有相应的竖向狭长螺孔,溢流板和预埋板用由螺栓、螺母及弹性垫圈组成的螺栓连接副连接,中间垫有橡胶垫板,橡胶垫板能够确保安装后溢流板和预埋板之间不渗水。
优选地,所述的池壁的材质为钢筋混凝土,预埋板的底端预埋在池壁上端的混凝土内。
优选地,所述的预埋板上的圆螺孔沿水平方向有一层。
优选地,所述的预埋板、溢流板、螺栓连接副的材质为不锈钢。
本方案改变了沉淀池的溢流堰部分的常规设计,将整个沉淀池四周的溢流高度设计为可调节的,从而与现有技术相比,带来明显的益处。可在不停止沉淀池工作的状态下,方便、快速地调整溢流板顶端的高程,确保沉淀池的四周的出水高度相同、出水在各个方向均匀一致,从而方便快速地修复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病害,避免各个方向溢流不均,及由此影响沉淀效果的现象;该方案构造简单,施工方便,造价低;该方案即可用于新的沉淀池,也可用于对已有沉淀池的改造。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2 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图3 溢流构造的横断面示意图。
图4 预埋板示意图。
图5 溢流板示意图。
图中标识:1-池壁;2-汇水沟沟壁;3-汇水沟;4-池底;5-进水管; 6-预埋板;7-橡胶垫板;8-弹性垫圈;9-溢流板;10-中心管;11-排泥管;12-螺栓;13-螺母;14-竖向狭长螺孔;15-圆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个实施例。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134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