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城市采暖集中供热换热站用太阳能蓄热补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15299.5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539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杨帆;李艳春;郭辉;饶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热电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3/10 | 分类号: | F24D3/10;F24D19/00;F24S10/50;F24S80/30;F24S80/6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王蕴华 |
地址: | 300204***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采暖 集中供热 换热站用 太阳能 蓄热 水系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城市采暖集中供热换热站用太阳能蓄热补水系统,包括补水箱、水处理装置,水处理装置其进水管连接自来水,其出水管连接补水箱补水进口,补水箱的补水出口通过补水管连至二次网回水管,补水管上设有补水泵;其特征是增设太阳能集热板,述补水箱为带有保温层的保温补水箱;太阳能集热板的进水循环管连接所述保温补水箱下部的循环水出口,并自所述循环水出口在其管体上依次连接进水开关阀、过滤器、加热循环泵及止回阀;太阳能集热板的出水循环管连接保温补水箱顶部的循环水进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节约一次网能源的消耗,缩短二次网供水升温时间,提高居民采暖的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采暖集中供热领域换热站内补水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城市采暖集中供热换热站用太阳能蓄热补水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城市采暖集中供热系统多采用通过换热站连接热源供热一次网和用户二次网的间接连接方式。如图1所示,热电厂1通过一次网供水管11和一次网回水管12与换热站7的换热器2连接,换热器2通过二次网供水管21 和二次网回水管22与热用户3连接,将加热的水提供给热用户3进行供热。但供热系统在供热初期或室内外供热管网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由于管道和结构件的连接不严密或管理不善而产生失水,此时需要在供热站7内利用补水系统往二次网回水管路进行系统内补水。
如图1所示,目前换热站内的补水系统主要包括补水箱5a、与补水箱连接的水处理装置4,补水箱5a通过设有补水泵50的补水管51连至二次网回水管22,在所述二次网回水管上设有二次网回水循环泵20。图中箭头为水流方向,运行时,由市政自来水经过水处理进水管41进入水处理装置4进行软化处理后,软化水经水处理出水管42连至补水箱5a的补水进口51a作为补水存入补水箱5a内。进而,补水通过补水箱5a补水出口52a连接的补水管 51输送到二次网回水管22进行系统内补水。
现有补水箱多采用玻璃钢材质的开式结构,补水箱内的水温为环境温度,温度较低。因此补水注入供热系统后,需要在换热站7内通过换热器2消耗一次网能源,即热电厂1的燃煤或燃气将水温提升至85-75℃后为居民供热,由此增大了能源的消耗,也延长二次网供水升温的时间。如何减少能源消耗,缩短二次网升温时间,进一部提高居民采暖的舒适度成为业界关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在现有补水系统的结构基础上进行改进,提供一种城市采暖集中供热换热站用太阳能蓄热补水系统,既能满足换热站内正常的补水需求,又能提升补水温度,节约一次网能源的消耗,缩短二次网的升温时间,达到节能,提高居民采暖舒适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城市采暖集中供热换热站用太阳能蓄热补水系统,包括补水箱、水处理装置,所述水处理装置其进水管连接自来水,其出水管连接补水箱补水进口,所述补水箱的补水出口通过补水管连至二次网回水管,所述补水管上设有补水泵;其特征在于增设太阳能集热板,所述补水箱为带有保温层的保温补水箱;所述太阳能集热板的进水循环管连接所述保温补水箱下部的循环水出口,并自所述循环水出口在其管体上依次连接进水开关阀、过滤器、加热循环泵及止回阀;所述太阳能集热板的出水循环管连接保温补水箱顶部的循环水进口。
在所述太阳能集热板的出水循环管上设有出水开关阀。
所述保温补水箱其保温层为包覆在补水箱外侧的橡塑海绵层。
所述保温层的厚度为30mm-5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比,由于提供了一种太阳能蓄热补水系统,产生了诸多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热电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热电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152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