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控时自锁的水龙头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16083.0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18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晶茹;王伟;杨津宇;韩航;明君;李亮;国馨月;郭海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K31/06 | 分类号: | F16K31/06;F16K3/32;B01D35/04;A61L2/10 |
代理公司: | 21220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廉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管 活性炭过滤层 过滤机构 水龙头 流量调节功能 本实用新型 紫外消毒灯 定时自动 流量转换 下游方向 依次设置 自锁机构 手动阀 出水 可控 自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控时自锁的水龙头,包括水管(1),所述水管(1)上设置有手动阀(2),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1)上,沿出水方向依次设置有过滤机构(3)和自锁机构(4),同时在水管(1)的出口处还设置有流量转换机构(5),所述的过滤机构(3)包括活性炭过滤层(6),所述活性炭过滤层(6)的下游方向处还设置有紫外消毒灯(7)。这是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够在长时间开启后实现定时自动关闭,并具有流量调节功能的水龙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龙头,特别是一种可控时自锁的水龙头。
背景技术
水资源、特别是淡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节约用水一直是我们国家所提倡的。但人们在从自来水管中接水时,一旦事后忘记关闭,任由水管保持开启状态,就会浪费大量的水资源;特别是在出现停水的情形时,更容易出现上述问题;此外,传统的水龙头调节出水流量时,大多仅能凭借操作者自身的经验进行调节,这种调节方式不仅无法获得想要的流量,更重要的是调节不方便。对于那种螺旋式的水龙头,情况尚好,但对于扳动式的水龙头结构来说,大多数人为了免除自己的麻烦,都是直接将水龙头上的把手扳动到最大角度处,此时水龙头开启到最大,这样也会在无形中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或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够在长时间开启后实现定时自动关闭,并具有流量调节功能的水龙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可控时自锁的水龙头,包括水管1,所述水管1上设置有手动阀2,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1上,沿出水方向依次设置有过滤机构3和自锁机构4,同时在水管1的出口处还设置有流量转换机构5,
所述的过滤机构3包括活性炭过滤层6,所述活性炭过滤层6的下游方向处还设置有紫外消毒灯7,
所述的自锁机构4包括相互匹配的固定部分和移动部分,所述固定部分包括固定设置在水管1上的电磁铁8,所述电磁铁8的上方设置有密封体9,所述密封体9上开设有凹槽,所述的移动部分则包括固定设置在水管1上的滑套10,滑套10内滑动连接有铁质柱11,所述铁质柱11的底端为与所述凹槽相匹配的橡胶头,所述滑套10的顶端还设置有拉力弹簧12,拉力弹簧12的底端则与铁质柱11相连,
所述手动阀2包括把手13,把手13的底端面上设置有第一距离传感器14,所述水管1上则设置有与第一距离传感器14相匹配的第二距离传感器15,
所述流量转换机构5包括外壳体16,所述外壳体16的内侧设置有密封圈17和过滤网18,外壳体16的下方设置有隔板19,所述隔板19上开设有三个出水孔20,并且这三个出水孔20的孔径大小各不相同,同时这三个出水孔20的圆心共圆,隔板19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壳体21,所述支撑壳体21内转动支撑有摆杆22,摆杆22的一端位于支撑壳体21外,摆杆22的另一端则设置有封堵壳体,所述封堵壳体位于支撑壳体21内,封堵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封堵球体23,封堵球体23下方的封堵壳体内则设置有封堵弹簧,所述封堵球体23能够将所述的出水孔20封堵起来,
所述紫外消毒灯7、电磁铁8第一距离传感器14和第二距离传感器15均通过控制模块统一进行控制,并且所述的控制模块内还设置有计时器模块。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种结构形式的可控时自锁的水龙头,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它针对传统水龙头在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设计出一种特殊的结构,它具有杂质过滤、紫外杀毒等功能,而且还能够在开启一段时间后,自动切断水流,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同时在它的出口端还设置有流量转换机构,操作者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出水流量,同样起到节约水资源的作用。并且这种水龙头的制作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洋大学,未经大连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160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散热降低温度的低发热节能电磁阀驱动
- 下一篇:一种无压放水电磁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