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汽车检测站的尾气收集处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17150.0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52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谭伟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伟南 |
主分类号: | B01D46/12 | 分类号: | B01D46/12;B01D53/18;B01D53/04 |
代理公司: | 11777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艳侠 |
地址: | 26102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气软管 过滤箱 吸收箱 底座 尾气收集处理器 汽车检测站 汽车排气管 卡箍 尾气处理技术 本实用新型 金属过滤网 充分接触 电机带动 气体喷头 海绵网 加液管 搅拌叶 搅拌轴 进口端 卡箍锁 排气管 排液管 输气管 吸收液 内腔 吸收 转动 进口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汽车检测站的尾气收集处理器,包括底座和进气软管,底座上安装有过滤箱,进气软管与过滤箱的进口连接;进气软管的进口端设有卡箍,过滤箱的内腔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金属过滤网和海绵网,底座上还安装有吸收箱,吸收箱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加液管和排液管,过滤箱的出口通过输气管连接气体喷头,吸收箱的顶部还设有排气管。该用于汽车检测站的尾气收集处理器设置了卡箍,进气软管与汽车排气管连接时可以通过卡箍锁紧,使得进气软管不易从汽车排气管上脱落,通过电机带动搅拌轴和搅拌叶转动,可以使得吸收箱内的吸收液和气体充分接触,增强吸收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汽车检测站的尾气收集处理器。
背景技术
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4891587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检测站的尾气收集处理装置,包括能伸缩的尾气收集管、支架、风机、整流板、颗粒捕集器、集气箱、尿素罐及喷射系统和喷射口;尾气收集管的中部位支架上,其两端分别连接被检测车辆排气管和风机;风机的出口管在中段内部设有整流板,在末端连接集气箱侧壁内的颗粒捕集器;集气箱的上部设有喷射口,喷射口经管道与尿素罐及喷射系统相连。
但是上述的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时还存在以下不足:尾气收集管与汽车排气管连接时没有紧固装置容易脱落,通过尿素罐及喷射系统喷射的方式来吸收尾气,吸收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检测站的尾气收集处理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汽车检测站的尾气收集处理器,包括底座和进气软管,底座上安装有过滤箱,进气软管与过滤箱的进口连接;所述进气软管的进口端设有卡箍,进气软管与汽车排气管连接时通过卡箍可以锁紧,使得进气软管不易从汽车排气管上脱落;过滤箱的内腔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金属过滤网和海绵网,金属过滤网用来过滤颗粒比较大的杂质,海绵网可以过滤掉相对较小的杂质;底座上还安装有吸收箱,吸收箱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加液管和排液管,排液管上设有阀门,通过阀门可以控制排液管的开闭;加液管用于向吸收箱内加入吸收液,过滤箱的出口通过输气管连接气体喷头,气体喷头设于吸收箱内部,吸收箱的顶部还设有排气管,汽车尾气经过滤箱过滤后从气体喷头喷出,与吸收液接触,通过吸收液进行吸收处理,吸收后的气体从排气管排出,废液从排液管排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液管的端部设有管盖,通过管盖可以封闭加液管,使得气体不会从加液管排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气管上设有活性炭吸附层,经吸收液吸收后的气体再经活性炭吸附层进一步吸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收箱的顶壁上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搅拌轴,搅拌轴的侧壁上设有搅拌叶,通过电机带动搅拌轴和搅拌叶转动,可以使吸收箱内的吸收液和气体充分接触,使得吸收效果更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的下端面安装有支座,支座上安装有滚轮,通过滚轮可以方便移动该用于汽车检测站的尾气收集处理器,底座的侧面连接有推杆,通过推杆方便推动该用于汽车检测站的尾气收集处理器。
一种基于所述的用于汽车检测站的尾气收集处理器的尾气处理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用于汽车检测站的尾气收集处理器设置了卡箍、过滤箱、电机和活性炭吸附层,进气软管与汽车排气管连接时可以通过卡箍锁紧,使得进气软管不易从汽车排气管上脱落,通过过滤箱内的金属过滤网和海绵网可以对汽车尾气进行过滤,通过电机带动搅拌轴和搅拌叶转动,可以使得吸收箱内的吸收液和气体充分接触,增强吸收效果,吸收后的气体从排气管排出并经活性炭吸附层进一步吸附,进一步提高了吸附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伟南,未经谭伟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171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清洁的空气净化机
- 下一篇:铝箔生产用油雾过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