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LED大灯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17777.6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05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月锋;王昭;沈晓宇;居家奇;邹军;石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F21S41/141 | 分类号: | F21S41/141;F21V15/04;F21V17/12;F21V23/04;F21V23/06;F21V29/67;F21V29/89;F21W102/00;F21W107/1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023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灯柱 灯珠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光照传感器 驱动控制 外界光照 灯座 铝基板 外界红外信号 发送 本实用新型 红外发光源 车辆前方 强度信号 自动聚焦 障碍物 散热 响应 色温 电量 发光 照射 灯光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LED大灯,包括灯座、LED灯组、灯柱、光照传感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以及控制单元;灯座用以为灯柱提供电量,超导铝基板设置于灯柱的周侧,用以对LED灯组进行散热,LED灯组设置于超导铝基板上,LED灯组上安装有灯珠,用以调节灯柱的亮度,控制单元响应于光照传感器发送的外界光照强度信号,驱动控制LED灯组调节灯珠的色温,以调节灯柱的亮度;控制单元还响应于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发送的外界红外信号,驱动控制LED灯组改变灯珠的发光聚点,以使灯柱照射于外界红外发光源上。该车辆LED大灯能够根据外界光照强度自动调节灯光强度,以及自动聚焦车辆前方障碍物,保护车辆上人员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LED车灯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LED大灯。
背景技术
车辆大灯是车辆配件中不能缺少的重要部分,车辆大灯又称为前照灯,安装于车辆头部两侧,主要作用是照明前方道路。传统的车辆大灯一般包括卤素灯和氙气灯,其中卤素灯亮度一般,灯光发黄,光通量一般为810~840流明,最大输出只有1200流明;而氙气灯底部设有氙气包,即电子镇流器,亮度比卤素灯更亮,灯光也呈现为白色,但是光通量基本在3400~3800流明,最大输出也只有4500流明,且两者在防炫目和聚光方面仍有不足。于是LED大灯迅速进入车辆照明领域,LED车辆大灯灯光亮度高,穿透力强,光通量常用的为5200~5800流明,最大输出可达到6200流明,而且反应速度快,寿命更长。
但目前的车辆LED灯无法根据外界光照强度来改变车辆大灯的亮度,增加车灯的功耗,减少车灯的寿命;由于一些路段车辆夜间行车时只能打开近光灯,由于近光灯的照射距离短,驾驶员有时无法看见前方障碍物,产生事故,甚至危害车辆上人员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LED大灯,该车辆LED大灯能够根据外界光照强度自动调节灯光强度,以及自动聚焦车辆前方障碍物,保护车辆上人员的安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车辆LED大灯,包括灯座、LED灯组、灯柱、光照传感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以及控制单元;
所述灯座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灯柱的第一端部电连接,所述灯座的第二端部与车辆的车灯驱动单元电连接,用以为所述灯柱提供电量;
所述超导铝基板设置于所述灯柱的周侧,用以对所述LED灯组进行散热;
所述LED灯组设置于所述超导铝基板上,所述LED灯组上安装有灯珠,用以调节所述灯柱的亮度;
所述光照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超导铝基板上,用以采集外界光照强度信号,并将所述外界光照强度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单元上;
所述控制单元响应于所述光照传感器发送的外界光照强度信号,驱动控制所述LED灯组调节所述灯珠的色温,以调节所述灯柱的亮度;
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超导铝基板上,用以采集外界红外信号,并将所述外界红外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单元上;
所述控制单元还响应于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发送的外界红外信号,驱动控制所述LED灯组改变所述灯珠的发光聚点,以使所述灯柱照射于外界红外发光源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该车辆LED大灯还包括航天铝材散热器、双滚珠轴承风扇以及金属盖;
所述航天铝材散热器套设于所述灯柱的第二端部,并与所述超导铝基板相连,用以对所述LED灯组进行散热;
所述双滚珠轴承风扇与所述航天铝材散热器相连,用以进一步对所述LED灯组进行散热;
所述金属盖套设于所述双滚珠轴承风扇,并与所述双滚珠轴承风扇螺纹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该车辆LED大灯还包括卡盘以及垫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177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