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妇产科母婴床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19924.3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66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李银平;陈豪;杨前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银平 |
主分类号: | A61G7/00 | 分类号: | A61G7/00;A61G7/05 |
代理公司: | 50219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岩 |
地址: | 563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支架 铰接支架 折叠床体 母婴床 本实用新型 妇产科 容置框 折叠 铰接 床位 医疗器械领域 相对设置 占用空间 | ||
1.一种妇产科母婴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叠床体、第一折叠支架、第二折叠支架和铰接支架,所述第一折叠支架和所述第二折叠支架相对设置并形成床位容置框,所述铰接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折叠支架和所述第二折叠支架之间,且所述第一折叠支架铰接于所述铰接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二折叠支架铰接于所述铰接支架的另一侧,所述折叠床体设置在所述床位容置框中并分别与所述第一折叠支架和所述第二折叠支架连接,其中,所述折叠床体能够随着所述第一折叠支架和所述第二折叠支架的运动而折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妇产科母婴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支架包括第一铰接板、第二铰接板和U型连接杆,所述第一铰接板和所述第二铰接板相对设置在所述折叠床体的两侧,所述U型连接杆穿过所述折叠床体的底部并分别与所述第一铰接板和所述第二铰接板连接,所述第一折叠支架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折叠支架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铰接板铰接,所述第一折叠支架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折叠支架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二铰接板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妇产科母婴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板上开设有两个第一铰接柱,两个所述第一铰接柱分别与所述第一折叠支架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折叠支架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铰接板上开设有两个第二铰接柱,两个所述第二铰接柱分别与所述第一折叠支架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折叠支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妇产科母婴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支架包括第一U型床架、第一U型支撑杆、第一铰接块和第二铰接块,所述第一铰接块和所述第二铰接块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U型床架的两个端部,且所述第一铰接块与所述第一铰接柱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铰接块与所述第二铰接柱转动连接,所述第一U型支撑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铰接块和所述第二铰接块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妇产科母婴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块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铰接柱相配合的第一铰接孔,所述第一铰接柱转动配合在所述第一铰接孔中,以使所述第一铰接块与所述第一铰接柱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铰接块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铰接柱相配合的第二铰接孔,所述第二铰接柱转动配合在所述第二铰接孔中,以使所述第二铰接块与所述第二铰接柱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妇产科母婴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叠支架包括第二U型床架、第二U型支撑杆、第三铰接块和第四铰接块,所述第三铰接块和所述第四铰接块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U型床架的两个端部,且所述第三铰接块与所述第一铰接块相对设置并与所述第一铰接柱转动连接,所述第四铰接块与所述第二铰接块相对设置并与所述第二铰接柱转动连接,所述第二U型支撑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铰接块和所述第四铰接块连接,所述第二U型床架与所述第一U型床架相对设置并共同形成所述床位容置框,所述第二U型支撑杆与所述第一U型支撑杆呈八字型设置,用于支撑所述第一U型床架和所述第二U型床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妇产科母婴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铰接块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铰接柱相配合的第三铰接孔,所述第一铰接柱转动配合在所述第三铰接孔中,以使所述第三铰接块与所述第一铰接柱转动连接;所述第四铰接块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铰接柱相配合的第四铰接孔,所述第二铰接柱转动配合在所述第四铰接孔中,以使所述第四铰接块与所述第二铰接柱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妇产科母婴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床体包括柔性支撑围裙、柔性底布、第一硬质底板和第二硬质底板,所述柔性支撑围裙容置在所述床位容置框内,且所述柔性支撑围裙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所述柔性底布的边缘,所述柔性支撑围裙的顶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折叠支架和所述第二折叠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硬质底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柔性底布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折叠支架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硬质底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柔性底布的另一侧并与所述第二折叠支架相对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妇产科母婴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支撑围裙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透气网格。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妇产科母婴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支架和所述第二折叠支架的底部均设置有万向移动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银平,未经李银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1992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