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锅炉废气余热深度梯级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20742.8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35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李立东;孙景福;杨伟宏;张明朝;周亦平;张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东营发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1/18 | 分类号: | F22B1/18;F22D11/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陆晓鹰 |
地址: | 257091 山东省东营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炉 废气 余热 深度 梯级 利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锅炉废气余热深度梯级利用系统,包括:高温废气余热利用模块,中温废气余热利用模块,其中,所述高温废气余热利用模块与锅炉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烟气热交换锅炉会利用废气的高温产生水蒸气,推动蒸汽机轮进行发电,当天气寒冷时温度传感器将低温信息传递给单片机,单片机根据内部编程进行判断,使第一电磁控制阀闭合第二电磁控制阀畅通,将水蒸气引入到蒸汽供热系统中,通过蒸汽供热系统对工厂内宿舍与办公室进行供热,此时蒸汽机轮处于静止状态便于蒸汽机轮的休整,且使用WIFI控制单片机时,单片机可控制两个电磁控制阀使蒸汽机轮静止,便于对蒸汽机轮进行检修,整个余热利用过程中较自动化,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废气余热利用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锅炉废气余热深度梯级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的原义指在火上加热的盛水容器,炉指燃烧燃料的场所,锅炉包括锅和炉两大部分。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锅炉在运行时会产生带有高热量的废气,废气需要经过处理才能排入到大气中。由于废气中带有大量的热量,故对锅炉废气进行余热利用的系统与装置也应运而生,但是现有的锅炉废气进行余热利用的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现有的锅炉废气进行余热利用的系统大多会利用高温的废气来进行发电,而用于发电的蒸汽机轮长期使用后需要进行短暂的休整或检修,防止蒸汽机轮持续运行损耗自身寿命,此时会停止系统对高温废气的余热利用,造成部分余热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废气余热深度梯级利用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投影键盘的智能门锁,包括:高温废气余热利用模块,中温废气余热利用模块,其中,所述高温废气余热利用模块与锅炉连接,所述中温废气余热利用模块与高温废气余热利用模块连接,其中,所述高温废气余热利用模块,主要由烟气热交换锅炉、水蒸气管、第一电磁控制阀、第二电磁控制阀、蒸汽机轮、温度传感器、单片机和蒸汽供热系统构成,所述中温废气余热利用模块,主要由热水池、热交换器和水泵构成。
优选的,所述水蒸气管固定安装在烟气热交换锅炉与蒸汽机轮之间,所述水蒸气管靠近蒸汽机轮一端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磁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水蒸气管顶端内壁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二电磁控制阀,所述水蒸气管顶端与蒸汽供热系统相通连接。
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信号输出端与单片机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磁控制阀与第二电磁控制阀两者均与单片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热水池外壁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排水端固定套在热水池内部,所述热水池内壁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水泵。
优选的,所述单片机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热水池外壁一侧,所述单片机的型号为野火秉火STM32开发板,所述单片机、热交换器和水泵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烟气热交换锅炉会利用废气的高温产生水蒸气,推动蒸汽机轮进行发电,当天气寒冷时温度传感器将低温信息传递给单片机,单片机根据内部编程进行判断,使第一电磁控制阀闭合第二电磁控制阀畅通,将水蒸气引入到蒸汽供热系统中,通过蒸汽供热系统对工厂内宿舍与办公室进行供热,此时蒸汽机轮处于静止状态便于蒸汽机轮的休整,且使用WIFI控制单片机时,单片机可控制两个电磁控制阀使蒸汽机轮静止,便于对蒸汽机轮进行检修,整个余热利用过程中较自动化,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东营发电有限公司,未经大唐东营发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207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