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装式高速公路下穿通道涵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20906.7 | 申请日: | 2019-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98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张留州;孙建国;黄书林;王光辉;张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海外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5/00 | 分类号: | E01F5/00 |
代理公司: | 41114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葛鹏飞 |
地址: | 450016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箱涵 钢筋骨架 底板 本实用新型 矩形环状 下穿 焊接 涵洞 长度方向贴合 优化工作环境 工厂化施工 半自动化 单元拼接 恶劣天气 工作效率 集中管理 密封固连 人为因素 使用寿命 水平设置 预制施工 工厂化 填缝剂 延长箱 组装式 包覆 箍筋 贴合 直筋 纵置 沙尘 高速公路 大风 加工 制造 管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装式高速公路下穿通道涵,包括水平设置的混凝土涵洞底板,在混凝土涵洞底板上沿长度方向贴合排列有若干纵置的箱涵单元;箱涵单元包括由直筋和箍筋焊接围成的矩形环状钢筋骨架,以及包覆钢筋骨架的矩形环状混凝土涵身,相贴合的两混凝土涵身之间通过混凝土填缝剂密封固连。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加工制造简便。下穿通道涵采用箱涵单元拼接而成,能够实现箱涵单元的工厂化预制施工,优化工作环境,不受酷热、大风、沙尘等恶劣天气的影响,同时还能进一步实现工厂化施工的自动、半自动化作业,减少人为因素,提高钢筋骨架的焊接质量,延长箱涵单元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工期,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管理人员的集中管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涵洞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工厂化预制加工的组装式高速公路下穿通道涵。
背景技术
现有高速公路的下穿通道涵多为现场浇筑施工,尤其是在非洲等工业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采用结构构件预制组装式施工相对较少,当遇到下穿通道涵长度较长而且工期任务比较紧张时,如果采用现场浇筑施工的话,施工工序非常繁琐,很多小型机具、模板和其它周转材料都需要部署到现场,管理相对复杂,尤其是在国外更不方便中方人员管理;另外,现场浇筑的养护时间较长,工期得不到保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简便、能够工厂化预制的组装式高速公路下穿通道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组装式高速公路下穿通道涵,包括水平设置的混凝土涵洞底板,在所述混凝土涵洞底板上沿长度方向贴合排列有若干纵置的箱涵单元;所述箱涵单元包括由直筋和箍筋焊接围成的矩形环状钢筋骨架,以及包覆所述钢筋骨架的矩形环状混凝土涵身,相贴合的两所述混凝土涵身之间通过混凝土填缝剂密封固连。
所述混凝土涵身的宽度与所述混凝土涵洞底板的宽度一致。
位于所述钢筋骨架内、外侧的所述混凝土涵身厚度为50mm。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加工制造简便。下穿通道涵采用箱涵单元拼接而成,能够实现箱涵单元的工厂化预制施工,大大优化工作环境,不受酷热、大风、沙尘等恶劣天气的影响,同时还能进一步实现工厂化施工的自动、半自动化作业,减少人为因素,提高钢筋骨架的焊接质量,延长箱涵单元的使用寿命;另外,采用工厂预制现场拼接的方式不受养护时间的限制,能够大大缩短工期,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管理人员的集中管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箱涵单元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组装式高速公路下穿通道涵,包括水平设置的混凝土涵洞底板1,在混凝土涵洞底板1上沿长度方向贴合排列有若干纵置的箱涵单元;箱涵单元包括由直筋和箍筋焊接围成的矩形环状钢筋骨架2,以及包覆钢筋骨架2的矩形环状混凝土涵身3,混凝土涵身3的宽度与混凝土涵洞底板1的宽度一致,位于钢筋骨架2内、外侧的混凝土涵身3厚度为50mm,相贴合的两混凝土涵身3之间通过混凝土填缝剂4密封固连。
箱涵单元在实际加工时能够实现工厂化预制,按照要铺设的下穿通道涵的实际尺寸进行钢筋下料,钢筋骨架2加工时严格按照设计尺寸,箍筋长度允许偏差±5mm,直筋长度允许偏差±10mm,其绑扎好的钢筋骨架2尺寸长度允许偏差±10mm,宽、高允许偏差±5mm,钢筋间距允许偏差±5mm。焊接好的钢筋骨架2内外侧壁上交错布置尺寸100mm×100mm×50mm的保护层垫块,每一米二不少于四个交错布置的保护层垫块,保护层垫块的材质采用与混凝土涵身3同标号的混凝土块,保护层垫块应与钢筋骨架2绑扎牢固,且其绑丝的丝头不应进入混凝土的保护层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海外公司,未经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海外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209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涵洞抗浮结构
- 下一篇:一种高陡边坡危岩落石防护的组合拦石墙结构